國貿附近。
一棟高聳入云的恢宏大廈。
十六樓。
一場高規格企業家論壇正在舉行。
商界、金融界、投資界、傳媒界……出席者囊括社會方方面面,甚至商務部副部長都親自到場,可謂群英薈萃,大佬云集。
此時,這些升斗小民眼中高不可攀的大人物都一絲不茍坐在臺下認真聆聽。
原因無他,只因現在演講的是外號國內巴菲特、號稱投資之神的龍騰掌舵人——許守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客觀事實,人類近300年來只有兩個公認的世界第一,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英吉利,以及當今的美利堅。他們除了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第一之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共同點,全都至少引領了一次工業革命。”
臺上,西裝革履的許守欽從容不迫,侃侃而談。
底下那些各行各業的大佬正襟危坐,像上課聽講的學生。
或許大部分資本家同時都是天生的演講者,曾經風光無限的馬爸爸如此,許守欽也是如此。
不過比起馬爸爸,深諳中庸之道的許守欽要低調得多。
“英吉利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了紡織機蒸汽機火車直接帶來了人類生產力的大突破,讓機器開始取代人類持續了好幾千年的手工勞動。這件事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非常重大的實踐。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是英國在前探索,其他國家在后跟進,英吉利以一枝獨秀的姿態形成了明顯的科技優勢……”
除了記者的拍照聲,氣派的現場非常安靜,所有人華麗的聽著,像是遲到的陳良走了進來,向門口把手的安保人員出示身份,然后在后面悄無聲息找了個空座坐下。
許守欽氣宇軒昂的演講還在繼續。
“在這期間,英吉利打贏了第二次百年戰爭,組織反法聯盟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然后在1840年轟開了我國的大門,率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而且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吉利發明了電視、光纖、坦克等影響深遠的東西,繼續走在人類科技的前沿。但即便如此,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歐美國家多點開花,比如德國發明了發電機、內燃汽車,美利堅發明了電話、飛機,意大利發明無線電報……
不像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吉利一枝獨秀的局面。所以英國的這一階段失去了對其他國家的絕對優勢,先是兩次布爾戰爭,暴露了英吉利世界第一的虛弱,隨后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耗盡了帝國的百年底蘊。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人類科技的制高點已經是德意志,而不是英吉利這個名義上的世界第一了。
二戰結束后,由于戰爭期間大量德國科學家避難美洲,人才濟濟的美國,開始引領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航天技術、計算機、互聯網、手機等……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很多事,幾乎都是美利堅走到研發最前沿。
當然,蘇聯也在很多領域足以與美利堅抗衡,所以才會出現罕見的二超并存的局面,我們今天所享受到的,基本都是前三次科技革命所帶給我們的便利。所以,當我們在問我國能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首先得想清楚,英美是做了什么,才成為世界第一的。”
許守欽手撐著講臺,真像給學生上課的老師,越講越輕松。
“從上面的例子很容易看出來,想要成為世界第一的最低標準,就是起碼得引領一次科技革命,非常簡單的道理。世界第一,在擁有制定全球規則的權利的同時,還需要承擔起帶領人類突破生產力上限,創造更美好生活的重任。或者說個明白,只有能帶領世界把蛋糕做大的國家,才有資格成為世界第一。
而我們當下所處的歷史節點,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紅利即將消失殆盡。第四次科技革命將興未興的時間節點。如果一定要對應歷史周期,我只能說非常像一戰之后二戰之前的20年時間,傳統列強們霸占世界上最優質的資源,卻遲遲無法帶領大家繼續突破生產力上限,蛋糕越分越少,新興國家的實力卻越變越強。
當有一天實力的變化來到了位于臨界點,就是世界重新洗牌的那天,我總是能聽到很多人在問,誰能超越美利堅,成為世界第一,我在美利堅生活、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應該有資格表達一下我的意見。”
許守欽笑容洋溢。
“不要謙虛,以目前的世界格局而言,最大可能超越美利堅的就是我們龍國。如果我們都做不到,其他國家就更加不可能了。我們的祖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后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車,在40年的時間里,飛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向世界證明我們有能力帶領大家開啟一項全新的科技革命。
一場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科技革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
而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自的領域的佼佼者,所以更應當肩負起為祖國偉大復興事業添磚加瓦的重任,接下來,龍騰基金將致力于科技、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發展,為祖國崛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