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著白陽有四五里地的一座山頭上,大小房屋二、三十間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山頭上。在正中間有一座二層木制小樓,在其大廳之內左右各擺放五把交椅。其上為一把碩大的虎皮座椅,正中懸掛一幅匾,上書“聚義堂”三字。房門兩邊各方著一個武器架,刀槍劍戟樣樣齊全。此時在堂內有七八名彪形大漢正在激烈的爭吵著。
“大哥,就兩人,咱們下去幾個人就辦了。要不我帶兩人去,多少也能弄點吃的。你看看兄弟們,好多人都兩天沒吃東西了,就這樣會發生亂子的。”
“老四怎么說話呢?大哥一向主張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怎么餓一下就受不了了。當時咱們哥兒幾個燒香結拜時也沒看出你這么窩囊啊,你這一票干了,別的同行怎么看咱們?周圍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怎么看咱們?而且好不容易咱們積攢的威望就會毀于一旦。”
“好了,老三別說了,老四也是怕兄弟們受不了餓,他一向缺根筋,你和他計較個什么。”
“行了,都別爭了,咱們不能這么干。而且還沒到那一步,賈軍師和老六、老七已經出去半個多月了,應該也快回來了。”
“山上兄弟們餓一半天沒事,不過要是讓他們知道咱們打劫老百姓那才是會發生大事,他們都是周圍村子里的,都是沖著咱們這么多年替天行道,行俠仗義的名頭來的,這樣做會寒了兄弟們的心。再忍忍,老九和小十招呼幾個兄弟燒點水讓弟兄們喝點水。”
“這次兩人就是真的打劫了能對咱們有什么好處,四百多號人了,夠干什么。而且不能起這頭,要不然以后那還了得,都給我把這事從心里抹掉。”看著大廳中熙熙攘攘的爭吵聲,坐在上首的一個黑胡子彪形大漢拍了拍桌子呵斥到。
聽了大漢的話大家都安靜了下來,坐在靠門的兩個青年看了看大家,拱拱手出門去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開始聊起來別的事情來。
看來這幫人還是真性情,就事論事,對于大漢呵斥大家的事都也沒有放在心里。
“九哥,咱們要不下山看看那兩人,真要有糧食咱們就和他們借一點,我都餓得兩眼發慌了。”走在外面的兩青年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著,稚嫩的臉龐滿臉期許。
剩下的那名青年看著沉穩了很多,對著他說道:“小十,咱們幾個就你最吃不了苦,只知道鬧騰。賈軍師和六哥、七哥估計也快回來了,咱們別節外生枝。那天有錢了哥帶你去常山郡城內轉轉,那地方才叫個好。現在咱們聽大哥的,去燒點熱水,再去看看周圍有沒有能吃的東西。”
“九哥,去看看嘛,也不遠,這條路多久沒人走了。咱們去看看,又不搶人家,說不定真有余糧,咱們不就給大哥他們解決了大問題了。”
看見小十這么說,老九想了想低聲說道:“好吧,那就去看看,但是的聽我的,不許亂跑。”
“好的,沒問題!”小十高興的答道。
其實老九也是年輕人,哪能在山上待的住,都是十八、九歲,愛動的年紀,讓小十鼓動幾句就答應了,最主要還是因為太無聊了。
這個寨子其實是他們師兄弟十個人建立的,為什么叫師兄弟是因為他們都是孤兒,都是由一老道在外面撿回來的。在山里密林之中的一處破道觀中長大,平常都沒有個人去,道觀旁邊有十幾畝地,倒是也夠他們生活。
老道知識挺淵博,而且有點武力,沒事就教他們一些知識或者武功。但是五年前因為一次外出,回來后就身受重傷,不久之后去世了,留下師兄弟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