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這首詩一出,天下誰人不識您。只是在這達官貴人進出的萬里香酒樓掛這樣的詩會不會不太好。”陳宮也感覺這首詩好,只是在高興之余又怕白陽得罪了世家望族,所以提醒白陽,希望他謹慎考慮。
但是,白陽卻沒有那么多顧慮,在他心中想來,真正有才能、有實力的人絕不會這么淺浮,因為自己所做的一首詩就覺得自己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
而且,白陽也有自己的心中追求,自己的操守和心中的堅持,不能就怕為了這個為了那個而扭曲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不用怕,該對立的遲早會對立,我就不相信了,當今社會,大漢朝如此多人,會沒有和白某志同道合之輩。”
白陽說完之后,對著陳宮道:“公臺,再給小十兩紋銀,文和執筆。”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好詩、好詩。敢問這位公子,這兩首詩可有名字?”
“當然應該叫憫農一首和憫農二首了!”
白陽突然聽見有一空靈知性的女聲傳來,隨口就答了一句。突然意識過來,這里也沒有女人啊!
緩緩扭頭一看,只見一素袍女子站于自己等人身后。看其歲數也就十八、九歲,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腰間系帶緊勒,把其姣好的身姿展露無疑,眉梢間有淡淡一抹憂愁,看的讓人憐惜。身后跟著一個十四、五歲的丫鬟,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
看到對方別說白陽了,就是典韋這等粗漢都看癡了。
白陽心道:世間盡然有如此美麗動人的女子,多一分則嫌肥,少一分則顯瘦,稱其完美都不為過。不知不覺間竟然脫口而出:“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聽了白陽說出這么露骨的話,對方居然害羞似的‘哼’了一聲,跺了一下腳之后似是高興又似生氣的狠狠看了白陽一眼,扭頭掩面朝著外面跑出去了。惹得跟在他身后的丫鬟連連喊道:“小姐,小姐,您慢點,等等我,小心摔著。”
“蔡小姐,您今天不買‘千葉玉露湯’了嗎?”看著對方跑了,小二卻急了,連忙跑到外面高喊道。只是對方已經跑遠了,所以可能根本就沒聽見他的話。
“小二,跟您打問一下,剛才的那位小姐是誰啊?”
“這您都不認識,那是咱們大漢朝鼎鼎大名的大儒,蔡邕之女蔡琰啊!別看蔡小姐年紀不大,可是有名的才女,琴、棋、書、畫、作詩、寫對樣樣精通。但是,她真正擅長的好像是音律方面,這東西我也不太懂。”
聽了小二的話,白陽既高興又有點不可思議。
高興的是居然見到了傳說中的蔡大美女,這可不只是人長得漂亮,而且還被后世評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是蔡琰居然都長這么大了,因為按照歷史進程,蔡琰應該沒有這么大啊!在白陽的心中,這個時期蔡琰能有個十二、三歲就不錯了。
突然,白陽腦海中想到一個事情,一臉緊張的問道:“小二,蔡小姐可曾出閣?”
“那倒是沒有聽說過,不過聽說上門提親的人家可不少。”
聽到小二的回答,白陽心中終于松了一口氣。想想蔡琰一身的遭遇,白陽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