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府上,因為地方小,相互之間的小幾放的比較近。白陽對這個時期這種的吃飯方式是非常不適應的,他還是感覺所有人坐在一個圓桌上吃飯畢竟有感覺。
室內,蔡邕坐于首座,旁邊蔡琰在跟前照顧著。左面就白陽一個人坐著,右面是陳宮和典韋兩人。
這個時期這種吃飯方式有點像后世的西餐,每種食物用盤子在每個人的小幾前放一些。雖然感覺有點不熱鬧,但是勝在干凈。
而且這個時期大部分人都很少清理口腔,也就類似蔡邕這種家庭有涵養的才會注重這些,定時用一些食鹽清潔。
白陽一度以為人們是不是為了相互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口氣味而相互隔得這么遠的。當然了,這樣做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衛生、干凈,自己吃自己的也不存在什么交叉感染之類的事情。
“蔡邕大人,文清冒昧打擾,給您帶來了諸多不便,添了不少麻煩,在這里敬您一杯,感謝您的盛情款待。”白陽舉起一杯酒,朝著蔡邕一臉恭敬的說道。
蔡琰看見白陽這么有禮貌、知禮數,眨巴著大眼睛一閃一閃的看著白陽,很是迷戀。
蔡邕看著自己姑娘的表情,心道:女大不中留啊!
“文清,既然你和昭姬平輩相交,你要是愿意以后就直接稱呼我為伯父即可,老是叫大人顯得太過分生了。”
聽到蔡邕的話,白陽那里有不答應的道理,立馬高興的對蔡邕道:“晚輩敬伯父一杯,祝愿伯父身體健康。”
“好,就沖文清這句話,老夫就得好好喝上一杯。”蔡邕端起酒杯,朝著陳宮、典韋兩人道:“咱們一起干一杯。”
“干!”
“干!”
幾人喝了一杯之后,蔡邕看見自己女兒一臉的心思都在白陽身上,心中想道:為了女兒的幸福,今天我這張老臉豁出去了。
“賢侄啊!你家里父母可還健在?可曾婚配?”
“伯父,文清從小是一孤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師傅撿回來在山上拜師學藝。去年師傅看我學的差不多了,言道和我緣分已盡,就把我趕下了山。所以文清也不知道父母是否在世,婚嫁之事就更不可能了。”
聽到白陽從小是個孤兒,蔡琰瞬間愛心泛濫了,看著白陽心中滿滿的都是愛意。最后知道白陽沒有婚嫁,心中剎那間好似撥開云霧終見天的感覺,心中的擔心也放了下來,人一下子感覺放松了很多。
“那你能用一年的時間當上常山太守,其中的艱辛可見一般。你以后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有什么困難可以和伯父說,伯父為你做主。”蔡邕說道這里之后,突然想到什么,問白陽:“你這次來洛陽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伯父在這洛陽城到是還有幾個知心老友,需要伯父幫忙的你盡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