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漢靈帝劉宏一早就身穿冕服,頭戴冕冠,在一眾太監的服侍下朝著未央宮走去。
其實古代的各個皇帝都是特別辛苦的,從小的教育接連不斷,幾乎什么都需要學,什么都需要懂一點。所以就導致從小的各種學業特別重,幾乎很少有什么開心的童年。
長大繼位之后,根據皇帝自己的情況,早朝的間隔也不同。有的三、五天上一次朝,有的十來天上一次朝。當然了,也有后來像康熙、雍正、乾隆等人幾乎天天上朝的。
一般上朝的時候都是在卯時,也就是相當于早晨五點到七點之間。所以不管是大臣還是皇帝,在這一天都起的特別早,一般大臣在四點左右就已經洗漱準備好了,趕五點之前怎么也的全部在殿外等候皇帝。
當然了,除了起的早,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各種服飾也特別麻煩,就以漢代皇帝的舉例說明。根據漢代規定,皇帝上朝要帶冕冠,穿冕服。而冕冠一般為十二旒,都是玉制的。冕冠的顏色以黑色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個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并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這個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后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就是從這里得來的。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除此之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一些配飾。這些所有的東西加起來才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
等到劉宏到了未央宮的時候,殿外已經候了一堆大臣。隨著一聲令下,眾人紛紛進入未央宮,每個人都一臉的肅穆,百十來人居然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陛下駕到!”隨著趙忠的一聲公鴨嗓子,劉宏從未央宮后門走入殿內,朝著九五之位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宏不緊不慢的走到了最高處,聽著眾人高呼的萬歲聲,俯視著下面跪著的各個文臣武將,很是享受這種感覺。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眾人起身之后,按照慣例,當然是又該趙忠出馬了。
“眾位大人,有事稟報,無事退朝!”
趙忠剛說完,袁隗就站了出來,他身為三公之首,十多天不上朝,肯定會積攢各種事情。其實不只是他,其他人的事情也積攢了不少。有些事情則可以直接決定,有些事情則必須上報皇帝才可以。不過大部分的事情都集中在三公九卿以及大將軍何進這些人之間,因為很多人都是他們統領的。
“啟稟陛下,因去年大旱,致使多年鬧饑荒。現在馬上又到農種之時,各地都少糧缺種,致使豫州、兗州一帶發生了多起暴亂事件。臣……”
接下來就是各種扯皮了,眾人想一大堆辦法,最后劉宏選一個比較穩妥的決定。其實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幾年因為旱災導致各地亂民、流民不少,各地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所以發生這些事情一點也不為過。
期間劉宏看到翼州牧韓馥也在其中站立,頷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翼州牧韓馥這等封疆大使進京肯定是和各個部門報備過的,而且也是經過劉宏首肯的。所以劉宏才安排今日上朝,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想把韓馥的事情堅決了,要不然他這么一位重臣無緣無故的跑回來干什么。再者說,翼州城長時間離開韓馥也不行。
斷斷續續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眼看著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何進眼珠子一轉,朝著后面的趙萌使了個眼色。
趙萌身為右軍校尉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要知道,何進手下能人不少,其中有點軍校尉曹操,前軍校尉袁術,中軍校尉袁紹,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后軍校尉鮑信。
除了趙萌本人以外,其他幾位可都是名門之后,他能和這幾位并列排位,可見其本事不小,至少揣摩上司的心思之事他是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