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這個時候有人趁亂做事,禁軍這點兵力根本就不夠用的。
張良自然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但卻如此堅定的說不準調出去一個人。
“張相,禁軍也是需要實戰來磨練一下的嘛,但是不能出去太多,不然就本末倒置了,陛下,臣覺得派出去一萬禁軍就足夠了,后續的部隊兩三個月內就會補上的。”老資格陳平站出來勸說道。
“禁軍代表的是陛下的顏面,倘若連禁軍都需要去守邊,那天下又如何看待大漢軍隊?如何看待吾等這些尸位素餐的臣子的?”張良看著陳平說道,又轉而看著王不餓,道:“匈奴與東胡的決戰三兩個月的必然解決不了,既然如此,大漢又何必急于出兵呢?等他一兩個月再出去,又能何妨?反倒能夠讓將士們以逸待勞,也趁著開春恢復一下冬日的損失,更不用再去逼迫月氏人了!”
“朝廷為何急于出兵,你真的不知?”王不餓深深的看著張良。
這是一個明知故問的問題。
張良是知道的,因為這件事情在內閣會議上是提過的。
朝廷早日出兵的目的,是為了在大戰開始之前,讓部隊真正的深入草原。
在大戰之前,去體驗一下草原的生活,適應戰場的環境,同時為日后作戰積累經驗。
經驗這東西,誰都不會嫌多。
而當時張良是同意了的,王不餓怎么也不會想到,今日的張良會突然間否認這早就定好的事情。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出兵的時間提前了半個月或者一個月?
但是這也不應該啊!
王不餓又有點百思不得其姐了,很久都沒有遇到過這種困惑了。
他還在看著張良,等待著張良給出自己一個滿意的回復。
然而張良卻絲毫不慌,直言道:“臣自然是知道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的確并非最佳的出兵時機。”
“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王不餓嫩臉一黑,心中有些生氣。
“臣不敢,臣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張良依舊不慌不忙的說著,似乎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再等一個月,在等新兵到位,前面的仗都打完了,部隊需要在草原中奔襲到千里之外去作戰,你就敢保證這途中不會出現點其他問題?萬一有人迷路了怎么辦?”王不餓語氣中略帶著一絲怒意的說著。
這并非不可能的,歷史上公孫敖就迷路了。
如果說公孫敖因為缺乏草原作戰的經驗而迷路情有可原。
那么已經參與過數次草原大戰的李廣,在最后關鍵性的一戰中也迷路了。
這又如何去解釋?
王不餓作為一個后世人,他當然知道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出給他能搞個GPS或者北斗出來。
但他已經盡力的去安排了,月氏人,包括提前打入匈奴內部的斥候,這都是他安排的棋子。
但只靠著這些,王不餓依舊不敢保證大軍百分百的不會迷路。
所以提前出征就很有必要了,留足時間給他們,免得越急越慌,越慌越錯。
“灌嬰!”王不餓覺得張良似乎是有意在跟自己作對似的,于是決定不再去管張良的意見。
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匈奴人的威脅了,也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現在是打擊匈奴的最好時機。
若是等匈奴人跟東胡人分出了勝負漢軍才到,黃花菜都涼了。
“臣在!”灌嬰上前一步,隱隱的猜到了接下來王不餓要干啥了。
“即刻起身去云中,你與韓信各率五萬人,若是月氏人沒有把衣服送來,你就親自帶兵去取,拿到以后立刻出征,不準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