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往日里出入高級場所,西裝革履、光鮮亮麗的私募大佬、法律先鋒和文化大師們,也跟任意一個給飯店刷碗、給物業刷廁所、給有錢人看門的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大家除了發電,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個別掏糞工人因為體格強壯,發電效率更高,還能比那些嬌滴滴的律政俏佳人過得更舒服些——不難想象,如果氣候再這么惡劣下去,城市中早晚會有漂亮姑娘為了一口飽飯,爬上待遇稍好的電焊工人的床。
至于那些所謂的男神,到時候都餓得都骨瘦形銷,硬都硬不起來了,還特么神個屁啊!
作為東華國曾經首都的天京市,在有一定儲備的情況下尚且如此,蒲鞋市這一個月來,情況就更加糟糕,甚至用人間地獄來形容都不為過。
在僥幸抵御住核彈的攻擊后,蒲鞋市的防護罩已經到了碎成渣的邊緣。按理說全市上上下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勒緊褲腰帶,無論如何先恢復防護罩的功能,不然一旦防護罩破裂,全市所有人,全都得完蛋。然而也正因如此,蒲鞋市的內部矛盾,才更加無法調和。
由于在核攻擊后,蒲鞋市接收了東海戰區所有其他城市的幸存者,城市里本就不足的資源,便越發短缺,捉襟見肘。這個時候,一邊是不修不行的防護罩,一邊是嗷嗷待哺的三億市民,市政府得罪哪頭都是死,但找平衡也同樣肯定完蛋。
所以為了好歹能先活下來,蒲鞋市的管理層最終做出了一個違背民意的決定,咬牙將為數不多的資源先,幾乎毫無保留地全部投放到了防護罩的修理工作上。
于是從這個決定開始落實的第一天起,全市市民的口糧,便只剩下每人每天兩個三兩重的飯團和一包榨菜。而且就算是這樣,許多人甚至都還無法及時領到。
時不時就會有人被斷糧一頓甚至一整天,晚上睡不好,第二天還得準時起床發電。
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中,以往生活條件普遍不差的人們,情緒越來越煩躁,對這種生活的抵觸感越來越強,時間一久——其實大概也就個把星期——蒲鞋市的本地人就憋不住了。
當一名外地小孩偷了本地人家里的存糧,并被主人家吊打后,整座蒲鞋市就迅速地就暴亂起來,本地土著要求驅逐外地人,外地人認為蒲鞋市政府辦事不公。
早就憋著火的雙方,一言不合就打成一片。
隨即便是數百萬人走上街頭游行、謾罵、搶劫、殺人,甚至沖擊警察局……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之前前往東海戰區支援,此時已經被破格提拔成少將,總督蒲鞋市的老鷹同志當機立斷,轟隆隆地就把坦克開了出來。炮彈都舍不得用,純粹碾壓搞定……
蒲鞋市內,一片戰亂景象。災難后半個月,蒲鞋市警察的工作,變成了每天洗地;而老鷹還覺得不夠,直接授權武裝人員,可以直接擊斃街頭鬧事者,不論大罪小罪,全都一視同仁。
于是半個月下來,當蒲鞋市的防護罩總算修到七七八八的程度,城市里的治安,也終于相對穩定了下來。半個月時間,將近一百萬人,倒斃在警察和部隊的槍下。最多的一天,蒲鞋市的警察們槍決了八萬多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餓得已經走投無路的外地難民。
這個戰果,讓本地土著們全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哪怕他們的口糧,并沒有因此有任何的增加,甚至出于這種高壓環境,本地土著因為感染變異,死的人其實也根本不比外地人少。
但這些事實在人們互相比爛的心情下,很容易就會被忽視掉。顯然末世之中,活到最后已經不是人們的最強心理需求。人們最強烈的心理需求其實是——我能比你多活一時半刻。
整個東華國,首都戰區和東海戰區全都搖搖欲墜。
只有烏木蘭市,還算稍微可以維持。
在李太虎、竇建華和諸葛思齊一大群人的努力下,烏木蘭市不管是治安還是行政,都還算相對平穩,加之年前有耿江岳的提醒,竇建華還特地儲備了物資,物資上也不算太過匱乏。
甚至幻靈界災難過后,烏木蘭市人口損失數百萬,還給活下來的人騰出了幾天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