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云公子又為什么說青錢柳不能炸毀?”
今晚,晉安心頭有太多疑問充斥了。
隨著倚云公子解釋得越多,心頭疑問也越多,需要些時間消化。
書房中的燭火,還在噼里啪啦的繼續燃燒著,屋外夜色漆黑,濃黑,屋內卻燈火通明,形成了鮮明詭異的黑白界線。
在這種沉默氛圍中,倚云公子輕吐一口濁氣,臉上神色改為鄭重。
“這事說來有點復雜,就從十年前的那一夜驚變說起吧。”
“十年前的青錢柳,還未一夜神異,還只是一棵當地香火旺盛些的普通青錢柳。”
“人人都將文武廟里的青錢柳,高高供奉起來,每年香火不斷,儼然是把青錢柳在昌縣的地位,比同于文武二圣,甚至在昌縣,文武二圣的地位還不如一棵不會動的‘死木頭’。”
“在昌縣民間,口口相傳著關于青錢柳的傳說,說是千年前,幾個古朝之前,昌縣曾出過一名大儒,不僅學識淵博還能善騎射,為驅逐外族入侵,戰死沙場。于是昌縣當地人為這位大儒專門建立了一座文武廟,以此永世祭奠這位能文能武,戰死沙場的大儒,被民間奉為氣節高尚,并以此一直流傳了千年之久。”
“昌縣百姓在地勢開闊,有活水,有人氣的昌縣內,選出一處福址,建了一座廟,栽了一棵柳木,那時候的青錢柳還是一棵陽木。”
“但這一切,在十年前的一場清明廟會,被一個人意外打破。”
“那人,站在青錢柳下,看著開枝散葉,枝繁葉茂千年依舊不倒的青錢柳,他并未如其他人那樣,給青錢柳上香,祭拜,獻香火…臉上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目露虔誠祈福,祈求來年文舉武舉高中…而是面露不屑,說貪生怕死,賣國求榮,開關放外族燒殺擄掠的奸佞之人,卻還有臉給自己立廟,給自己立貞節牌位,讓世人歌功頌德你戰死沙場,寧死不屈,把奸佞之人粉飾成高風亮節的大儒。別人奸佞之臣都是遺臭萬年,反倒你欺世盜名,越活越像圣人。”
“不知晉安公子可否有聽說一個成語叫眾口鑠金?眾口鑠金,人言可畏,不管是對是錯,是白是黑,當身邊所有人都在口口相傳同一個‘事實’時,假的也能成真,黑的也能洗成白的,指鹿也能為馬。當口口相傳多了,連自己也聽得多了,到最后連自己都相信了自己是驅逐外族入侵,戰死沙場的高氣節大儒,把自己真當成了一身正氣。”
“不知晉安公子可否又聽說過另一個成語,叫當頭喝棒。那一天,當頭喝棒,沉睡千年的浮夢一夜驚醒,一語驚醒夢中人!”
“于是那一夜,青錢柳一夜神異,青是清氣,但青綠樹葉卻在一夜化為濁黃樹葉,以致本應是修在福址上的陽木柳樹,一夜變成了吃人的陰木柳樹。就如他在千年前貪生怕死,賣國求榮,吃百姓肉喝百姓血用累累白骨鑄造自己的兩代王朝的榮華富貴,加官進爵一樣,即便死了都依舊死而不化,本性難移。”
想不到這里面居然還牽扯到這么多隱秘,晉安聽得心神連連吃驚。
難怪那一晚他元神出竅,明明看到的是身上浩然正氣,鐵骨錚錚的大儒,可其身后卻偏偏長了棵白天受萬人香火,晚上卻是吃人的千年邪木!
白天是一切正常的陽幣,一到晚上就是能緩緩吸人三魂七魄的陰幣!
亦真亦假。
亦陽亦陰。
書生忠義與誰論?骨朽猶應此念存。
此時晉安再咀嚼這句話,已是心中意境完全不同了。
欺世盜名的書生忠義,人們口口相傳千年,變成眾口鑠金,卻長出了一棵吃人的千年邪木!
/
Ps:抱歉,這章來吃叻,我并沒在偷懶,而是一直在熬夜碼字,來自手殘黨哽咽的嚶嚶嚶
這章是昨天10號的,并不是今天11號更新哈,11號還有更新的。
再次說句抱歉,更新來遲!看到還有很多大佬們在熬夜等更新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