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
劉衡政顧不上招呼楊云,帶領一眾官吏往大空觀正門而去,跟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地方士紳一同迎接圣駕。
……
……
楊云不需出門迎接,他是道士,得做與身份符合之事。
他帶著幾個徒弟上了高臺,準備把香燭案臺擺好。
幾個正在臺下聊天的道士見狀,連忙阻止。
“你干嘛的?誰讓你在上面擺東西?”一個嗓門尖細的道長吆喝道。
楊云看了幾眼,這幾個道士衣衫整潔,外型亮眼,有著卓然于人前的仙風道骨,當下笑著回道:“我是劉府尹找來布置法會現場的,陛下馬上就要到了,得抓緊時間才行。”
“劉府尹?這里不是殿中省負責嗎?”
幾名道士愣了一下,面面相覷。
楊云心想:“這法會的組織工作可真混亂,殿中省和河南府衙各行其是,難怪劉衡政會著急。”
楊云道:“我只負責聽從劉府尹安排,幾位有意見的話,不妨去問問跟你們接洽的上官……到底是誰來負責安置場地。”
嗓門尖細的那個道士嚷嚷道:“好大的口氣,年輕人別不懂規矩,我們修道的時候你還在娘胎里呢!趕緊把東西撤了!把我們準備的法器擺上!”
法會還未開始,道門內部便為誰負責擺設場地之事起了爭執。
可惜的是這幾個道士看起來派頭大,奈何現場的安保工作根本不是殿中省負責,他們光動嘴皮,卻沒人幫他們。
“跟你們說話沒聽到嗎?把那小子趕下臺……”
這次他們開始質問維持治安的衙差。
一名衙差領班過來行禮:“這位仙長請見諒,我們來自河南府衙,府尹讓我等協助楊道長……要不,你們請示一下跟你們聯絡的上官?”
嗓門尖細的道士還想爭辯,門口傳來鼓樂聲,皇帝鑾駕已經很近了。
楊云道:“若是不能在圣上到來前安排好,怕是幾位跟我一樣都要擔責,幾位看……是讓開呢?還是堅持己見?”
“這毛頭小子不懂規矩,我們先退到一旁,出了岔子讓他擔責!”有道士站出來勸說那嗓門尖細的道士。
嗓門尖細的道士很不忿,卻只能不甘心地退到一邊,眼睜睜看著河南府衙的人在楊云指揮下,快速安排場地。
……
……
李隆基親臨大空觀,盛況空前。
洛陽百姓幾乎是傾巢出動,出城繞遠路聚集到了大空觀周圍,就算街道封鎖不能近前,但隔著兩條街也想一睹皇帝龍威。
至于地方官員和士紳,則在道路旁立了兩排,從大空觀門口一直綿延到上百丈外的街口。
劉衡政等官員前去迎接。
鑾駕跟前行走的大佬是宰相韓休,除此外還有當下一些著名人物,羅公遠走在鑾駕右側,左側是當世最著名的和尚之一——不空三藏法師。
不空三藏法師,名智藏,或稱不空智,乃獅子國人,生于大唐神龍元年,幼年出家,十四歲在婆國遇見金剛智三藏,隨來大唐,開元八年到洛陽,今年二十八歲,以身負大神通著稱于世。
鑾駕金頂配珍珠流蘇,布滿遮蓋,大黃的布幔很是招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