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提醒牛仙客,但凡有大事便來請教我,別跟張九齡一樣結黨營私,沒事就喜歡跟我搞對抗。
牛仙客先是一怔,隨即陪笑:“在下明白。”
高力士不知牛仙客是真的明白還是裝糊涂,總之眼下把話帶到,算是占了個先機,高高興興回宮去了。
……
……
張九齡晚上回府后,突然得到上諭,告知自己被褫奪知政事的資格,且從中書令調為尚書令。
朝中最近風聲的確對他很不利,但他從來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更沒料到會被皇帝直接降級使用,而他手頭亟待處置的政務很多,突然間便做不了主,心里一陣窩火。
“父親,陛下是何意?您兢兢業業一心為朝廷,怎如此對您?莫不是有宵小在陛下面前進讒言?”
張拯憤憤不平地說道。
張九齡首先想到的便是楊氏姐弟,他們在皇帝面前擁有話語權,可現在楊云不在洛陽,也沒聽說皇帝又看到什么天機。
而眼下朝中對他的阻力,主要來自于高力士和李林甫等人的攻訐。
至于牛仙客,張九齡根本就沒放在眼里。
牛仙客雖然有能力,但僅限于治理地方上,其實張九齡也曾夸贊,稱仙客“為國之良,用商君耕戰之圖,修充國羌胡之具,出言可復,所計而然,邊捍長城,主恩前席”,也就是說牛仙客善于做實事,但要讓他決策,那絕對是強人所難。
如果牛仙客一直在地方,不失為世之虎臣,班超、傅介子之流,美譽留名千古,但如今被高力士和李林甫強行推上位,那就是個工具人,一向聽命行事慣了的能吏,一下子要讓他來做主,哪里能有好點子?
“父親不進宮找陛下理論?”
張拯覺得,啞巴虧吃不得,必須立即進宮向皇帝說明情況。
張九齡嘆息著搖頭:“從之前陛下問我話,我便知可能會有今日之事……罷了,罷了,既然陛下已有決斷,我何必去質疑陛下的決定?”
“我如今并未離朝,雖降級使用但依然是宰輔,滿朝文武看在眼里,能不知我受的委屈?只要牛仙客尸位素餐,無法處理朝事,陛下便知我之前上疏所言非虛,便可糾正錯誤。為父堅信,只要朝中人心不散,始終有撥亂反正的一天,為父便留在朝廷,靜待那一天到來!”
張九齡信心十足。
他覺得,以自己的能力,處理朝政都屢屢捉襟見肘,困難非常。
讓牛仙客去做決斷,肯定處處碰壁。
更進一步說,皇帝不讓他離開中樞,可能就是為將來重新讓他上位做準備。
既如此,又何必擔心?
就當看一場大戲。
總歸現在大唐還算國泰民安,經得起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