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募兵7千余人。”文丑站了起來,抱拳一禮,擲地有聲。
袁紹連連摸著胡子,喜悅的表情。這說明他在天下的威望,各地高門才會支持他這么多人。
“顯甫,你募兵多少。”袁紹看向最心愛的兒子,面帶慈愛問道。
顯甫是袁尚的表字。
男子成年后才能有表字,也就是二十歲及冠。
袁尚還差兩年才成年。
袁紹早早就冠以表字,可見他對三公子的培養早已提上日程。
并且,顯甫的‘甫’字,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而袁譚字顯思,就要思考思考了。
“如今董卓亂政,敗壞朝綱,以己之私廢立皇帝,非人臣所為,實屬國賊也。孩兒愿為國鋤奸,此番前去募兵,得一千五百壯士!”
袁尚起身,鏗鏘有力,信心滿滿的神情。
“不愧是我袁家的千里駒!”袁紹撫須大笑。
“顯奕,你募兵多少。”又帶著笑容問二公子袁熙。
袁熙是一個內秀的人,深知在父親心中的地位肯定超不過老三,可不能落得大哥的下場,因此起身低調道:“孩兒不及三弟,招募到一千人。”
“也很不錯。”袁紹拍案給予了肯定。
也是讓下面的這些文武家臣看看,袁家的下一代已經是成長起來了。
只要好好為袁家效力,未來榮華富貴大大的。
最后目光看向袁譚,淡淡道:“顯思,你呢?”
袁譚暗暗嘆了口氣,雖然是前身的鍋,但自己必須要堅定不移的背起來。
這叫有始有終。
“一百人。”起身道。
話音未落,議事廳里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
才一百人。
這也好意思說出來?
但不說也不行。
袁家部眾紛紛搖頭,無能之輩,虧得還是長子。
唯獨田豐心里嘆息,主公全力培養三公子的言行有目共睹,那些地方豪右個個精明的很,誰愿意花冤枉錢在大公子身上?
袁紹面龐的陰沉一閃而過,他也知道沒有全力支持大兒子,但只是招募了一百人,這也體現出能力實在欠缺。
他不否認正在培養袁尚,但心目中袁譚也是袁家的成員,這就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了嗎?十分失望。
袁譚就看到,郭圖這些支持自己的人,忠誠度掉了一兩點之間,而支持袁尚的人,忠誠度提升了。
罵那隔壁的,黑鍋果然不好背。
“今后,這些就是你們的部眾了。”袁紹伸手指出去道。
袁熙和袁尚大喜過望。
袁譚便發現,這個三弟總是不經意間壞壞的目光看過來。
總有刁民想害朕。
看來在家族里面地位真是低得很。
但他也不慌。
來日方長。
要走李世民的路線。
審配和逢紀對視一眼,心中竊喜。也是沒想到主公突然就允許公子們擁有部眾。三公子有一千五百部眾,而大公子只有一百部眾,地位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這對支持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郭圖陳琳二人嘆了口氣,忠誠度明顯又下滑了。
“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訴父親。”袁譚稍后找機會說道。
“譚兒,為父也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
“那父親先說吧。”袁譚無所謂道。他也犯不著用熱臉去貼冷屁股,低聲下氣哀求的事情不會做。
袁紹火冒三丈,這個兒子沒什么本事,還越發桀驁不馴了。他按耐下不悅的心情,道:“河內衛家的公子衛仲道馬上就要迎娶蔡邕的女兒蔡琰,為父也接到了邀請,我袁家不能不去人。”
話鋒一轉,“但是討伐董卓的事情更加重要,我脫不開身,你身為長子,代為父去吧。”
衛家是大將軍衛青、衛子夫皇后的家族,從西漢到現在數百年都是高門。而蔡邕是當今天下最有名望的大文豪,文士共師之。
兩個顯赫的門第聯姻,若不是因為出現了董卓亂政的局面,肯定是要轟動天下的。
“……。”袁譚,“好吧,我去。”
古代遠行可不是好事情,尤其是在招兵買馬,討伐董卓的關鍵時期。
所以袁紹沒想到這么痛快就答應了,“你的是什么事情?”
“我沒事情了。”袁譚道。
“……。”袁紹差點噎住。
滿堂文武看著父子二人的對答,個個若有所思。
袁紹也不在追問,根本也沒問的心情。
這個大兒子各方面根本無法和尚兒相比,他只要不搞事情,隨便他做什么。
放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