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您不是開玩笑吧?”
典韋瞪大了眼睛,要知道神策軍現在還處于學習階段,都還沒有開工呢。
一個月十萬支利箭,對于熟練工尚且無法完成,別說他們這些生瓜蛋了。
竟然還說半個月就行了,有沒有搞錯?
咱就算破罐子破摔的話,能不能不這么摔?
郭嘉一開始也是這么認為的,但轉眼一想,應該是大公子又什么謀劃吧,但什么謀劃能夠半個月生產出來呢,不可能的吧。
袁譚此刻指向大河另一邊的敵軍連營。
郭嘉一時間還是想不通怎么才能從公孫瓚那里搶來十萬箭矢。
袁譚道:“公孫瓚本以為能夠順利消滅我,可沒想到,丟失廣宗,丟掉數千士兵的性命,到頭來一場空。”
“無論公孫瓚愿不愿意承認他的失敗,他必須要吸收了這次作戰不利導致的后果,因此一直處于守備狀態,并沒有任何主動進攻的舉動。”
郭嘉雖然沒有跟著說些什么,但內心肯定了這個說法。要知道冀州原本是韓馥控制的,袁紹為了能夠快速入主冀州,不免出現了許多漏洞。
而公孫瓚抓住了這些漏洞,并巧妙利用了青州黃巾賊,橫掃冀州東部地區后,兵勢一直壓制著袁紹。
作為優勢方,此刻反而采取守勢,的確是因為平原郡一戰出乎意料。
袁紹不愿承認失察、冒進,將袁譚的右翼大軍帶入了被包圍的絕境。
但公孫瓚由于戰局明顯,必定要承認失敗。無論對兵力的損失,還是城池的丟失,都會對大軍士氣產生一定的影響。十余萬人的會戰并不簡單,稍有差池就是萬劫不復,因此要有一段時間來緩和。
袁譚由此越發感到自己的計劃是可行的,“你去準備船,扎稻草人……。”
他還有更加詳細的待解說,但郭嘉已經領悟了,驚呼道:“大公子這個……妙計啊!”
同時也就明白為何說了剛才一系列的話,畢竟面對不太可能主動出擊的敵人,這計策的成功率才會極大。
袁譚暗贊不愧是郭嘉,一點就透,“奉孝,你也認為可行嗎?”
郭嘉崇拜的目光,“是的,也是經過大公子的提醒,我這才想到這是一個神來之筆。”
神來之筆?
袁譚心里樂哈哈,這其實是諸葛亮的神來之筆。
不過,以后就是他的神來之筆了,跟小明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小明,叔對不起你。
忽然想起小明的媽媽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叫大毛,二兒子叫二毛,三兒子叫什么?
家門口還有一個小亮手搟面,心里美滋滋。
人這一生中,難有一兩次神來之筆,謀士也不例外。
但對穿越者來說,古往今來的神來之筆都是膾炙人口,個個耳熟能詳。
豈不是說,袁譚有許多神來之筆待用,身負得天獨厚的優勢?
于是下定決心,先用一下小明的神來之筆。
若是成不了也無所謂。
但若是成了的話,那這名聲可就要響徹大江南北嘍。
這樣的事情是不是不做白不做?
袁譚一抬手,提起來水中早已經溜沒力氣的魚兒,哈哈一笑。這一生,魚與熊掌,都要兼得。
郭嘉帶著熱切,迫不及待去準備了。
少頃。
在袁尚的大營。
馬延興沖沖進了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