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回來之前,這里基本就是廢土。
而朝廷到來后,非但沒有讓這里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反而讓百姓成為了奴仆,每天出去拾荒,給朝廷和朝廷的軍隊提供食物,更加苦不堪言。
此刻在洛陽城中。
朝廷百官也沒有屋子住,只能住帳篷。
一片帳篷,包圍著已經成為廢墟的皇宮。
還依照規格,官位越高的帳篷愈大。
最大的帳篷,就是司徒王允的。
如今王司徒,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這樣的身份,讓王司徒每日里會議不斷,所思所想皆是軍國大事。
今天也不例外。
王司徒這里已經聚集了幾十位朝廷官員。
帳篷里露著返潮的土地,也沒有足夠的席塌,許多官員都是擁擠在一起。
這讓帳篷里面的氣息變的渾濁,難聞。
這些朝廷尊貴的官員們,想起昔日的錦衣玉食,尊貴的生活,感到十分的苦難。
反而激勵了斗志,要找回以前的日子。
“大家靜一靜。”王允招呼一聲,就說道:“現在諸侯里面,只有曹操和袁紹來了,其他諸侯都沒有來。”
今天商議的是一件重要事情。
既然其他諸侯沒有來,肯定是不愿意迎接皇帝和朝廷。
那么到來了兩位諸侯,皇帝和朝廷應該跟著誰走呢?
以王允的意見,更加傾向于曹操。
“諸位以為如何?”他問其他人是個什么意見。
帳篷的角落里面,一個年輕的官員一直默不作聲,好像隱形人一樣,就和不斷發表意見的人不同了。
這個人叫荀攸。
荀攸在這些人里面,地位不算太高,但卻是最有能力的。
歷史上是曹操的‘謀主’,他的軍政策略靈活多變。
在人才濟濟的曹魏陣營,擁有司馬懿、賈詡、郭嘉、荀彧的陣營中能成為謀主,可見其能力。
荀攸仔細看了看這里的百官,仿佛隨意對身邊人道:“那是林大人嗎?”
“不是,那是闞大人。”
“哦。”荀攸假裝不以為意,轉過身去,從懷里摸出來一份名單,放到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字。
他眼睛有毛病,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除了自家的幾個人外,其他沒有人知道。
仔細看了看名單后,荀攸放回了懷里。
眼神越來越不好使了。
荀攸很擔心自己有一天會瞎了。
通過這份他自己做的名單,也就知道今天來百官里面,有二十來個人都不在,而這一批人,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
頓時便知道是王允故意所為,沒有叫這批人來。
這時候馬日磾說道:“王司徒,那曹操就不想當權臣了嗎?”
王允神態從容,連續說出了自己的全部布局,道:
“馬大人說的對,諸侯現在都不值得信任。但現在洛陽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無法提供足夠的糧草,若是糧草耗盡的話,軍隊一定會混亂的。”
“我們必須去一個地方,那些不來的諸侯,我們肯定不能去他們那里的。”
“我們若是先假裝答應曹操,進入潁川郡后,自己選一個地方,運用好楊奉的三萬兵馬,自立重建社稷。”
“然后封曹操一個侯,讓他成為直隸的諸侯,成為朝廷對外的屏障,切斷他進入朝廷成為權臣的路。”
“而楊奉不是諸侯,他根本不可能成為權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楊奉培養成為朝廷對曹操的屏障。”
“潁川郡是一個好地方,那里有許多支持朝廷的士族。”
“朝廷一步一步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