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聽到后,不禁連連點頭,深感王允不愧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如今朝廷勢力太小,王允的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
這個布局是最有利的。
荀攸也對王允刮目相看,這個辦法真的挺不錯的,典型的過河拆橋。
若是曹操敢有異動,朝廷畢竟沒有被他徹底控制。
朝廷有五千兵馬,加上楊奉的三萬大軍,絕對能夠抵抗很長時間。
而曹操四周的諸侯,肯定所有人都想要趁機消滅曹操,瓜分了他的勢力。
所以曹操肯定不敢輕舉妄動。就被王允算計了。
而去袁家那里就不一樣了,需要過黃河。
袁家有充分的時間消滅楊奉,直接接管朝廷,控制皇帝。
因此,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雖然朝廷趨于劣勢,曹操和袁紹擺明就是來成為權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但朝廷也不是沒有反擊的力量。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王允對這個布局已經推演了不知千百遍,引其為一生中最得意的策略,此刻稍有傲然道:“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馬日磾楊彪最先舉手支持,其他人跟著都贊成王允的意見。
對于百官來說,若是有人來勤王保駕,還是曹操比較好一些。
當年王允一通勸說,曹操就慷慨激昂,接受托付,孤身一人,去行刺董卓。
而袁譚呢,是欺騙了朝廷所有人。
現在想想,袁譚當時根本不是為了匡扶漢室誅殺董卓,反而就是來奪名聲,奪黃金財寶的。
朝廷百官感到曹操比袁譚值得‘信任’。(其實是容易斗爭)
稍后。
王允對于今天的會議格外滿意,耳目也輕靈起來,就聽到不斷有肚子咕嚕聲傳來。
便是朝廷百官,也吃不飽肚子。
王允感到這個計劃要加快推進速度,若是不然,百官餓死在洛陽,那豈不成千年來最大的笑柄?
“司徒大人,我軍密探傳來消息。”
這時候,國舅董承來了。
眾人紛紛起身迎接。
董承作為皇帝的舅舅,現在統領著五千朝廷兵馬。
“國舅,是何消息?”
董承神情一暗,“諸位,曹操在官渡埋伏了袁家的先鋒大公子袁譚!”
什么!
這消息顯然讓百官十分吃驚。
如今只有兩個諸侯來迎接,反而先打起來了,這肯定是不太好,所以董承神情才黯淡吧。
不過王允卻是另一所想,“國舅為何不喜,這可是個好消息,結局如何?袁譚死了沒?”
好消息?
百官一愣,緊跟著恍然大悟。
要知道他們現在已經一致通過去曹操的地方自立社稷。
那么,袁譚要是死了,朝廷的大計劃就可以更加順利的實施。
并且,袁譚當年把所有人都耍了,百官至今懷恨在心。
還有,曹操若是殺了袁譚,袁紹豈能善罷甘休?
兩敗俱傷。
朝廷就能夠更加從容的前往潁川重建社稷了。
果然,這是一個好消息。
馬日磾忍不住道:“那曹操到底是個人物,在他的埋伏下,袁譚那里有不死的道理,國舅,你快說一說吧。”
百官興致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