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荀攸雖然是叔侄,但年紀相仿。
兩個人一起在太學上學。
一起在潁川學院進修謀略。
荀彧深知這個侄兒的能力和自己正好互補。
一直以來,他都想拉攏荀攸加入自己這邊的陣營,以彌補自己在策略上的不足。
今天來找荀攸的目的也只有一個。
以目前的情況看,只有袁紹和曹操雙方知道,這次戰斗后真正的影響力。
而其他人看不清。
荀彧認為這是一次說服侄兒的機會,道:“侄兒,你看到了吧,曹公威震四方……,實乃不可多得的明主。”
荀攸當然能夠看出來他的這位叔叔又來勸自己投靠曹操。
卻是笑了:“呵呵呵呵。我看到了,看得很清楚。叔父大人,小侄知道您歷來臨敵智緩,但也因此擅長規劃詳細的大戰略,您難道現在還沒有看清楚嗎?”
“這……。”荀彧就尷尬了。
雖然他這個侄兒眼睛不好使,但心眼太好使了。
他也是后來才發現袁紹是故意輸的。
一方面削弱了曹操的兵力,
一方面讓漢獻帝看到了曹操的強勢。
顯然,荀攸早就看清楚了,
荀彧深知這個侄兒,和他的謀略完全不同。
他善于后方長期的大局規劃謀略,荀攸則擅長在前方短期的遇敵機變。
雖然曹操身邊也有程昱、劉曄素有機智,但層次就稍微低一些了。
曹操現在最缺這樣的軍師。
忍不住就想,若是荀攸早就投靠過來,肯定能夠看穿袁紹的這次計謀。
“賢侄,實不相瞞,我也是不久前剛剛看清楚。但你也要知道,袁家也只是暫時占據上風,你不要忘記曹公有百官的支持,最后勝負難料。”
荀攸拱手一禮,“既然叔父這等坦誠,小侄還是那句明白話,誰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小侄我就投順誰。”
話已經說的很明白。
荀彧還是不甘心,淡淡道:“賢侄,曹公那里有我坐鎮,能保你的地位和榮華富貴。你去袁家那里,又有什么晉身之資?”
“你要知道,袁公帳下謀士如云,并且派系林立,有潁川派,有河北幫,有三公子派,有大公子派。還有許攸淳于瓊這些老資格的……。”
“這么多派系,袁家實力越大,斗爭的越激烈,袁家因此是走不到最后的。”
“而你一個新人去了絕不會得到重用,反而會被打壓。”
荀攸深知這位叔叔說的是實情,現在袁紹帳下文武分為多個派系,瓜分權利,互相傾軋。
這番話是在關懷他。
尊敬一禮,“多謝叔父提點,小侄自有辦法。”
說完轉身而去。
“咦?難道你是要去投靠袁譚嗎?”
荀彧追了上去,“你慢點走,你什么眼神,看著腳底下,那有溝,別摔了……。”
此刻心急如焚,在他看來,去投靠袁譚,還不如去投靠袁紹。
畢竟袁紹并不是一個善于規劃長期的人,不可能對荀攸言聽計從。
“叔父您別著急,小侄還沒有決定到底投靠誰,曹公也是有機會的。”荀攸邁過去那條溝,“希望叔父大人您其他的眼睛,也能這么好用。”
“是嗎……呵呵。”荀彧尷尬了。
……
曹操凱旋后的第二天。
隨著李傕郭汜死去,西涼軍潰散。
洛陽城解除了封城狀態。
忍饑挨餓的百姓瘋狂的出城,散布出去覓食。
百姓們沒有去朝廷乞討,因為他們親眼所見,百官也幾乎沒有飯吃。
說心寒也心寒,想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如今曹操駐扎在洛陽東,袁紹駐扎在洛陽北。
楊奉的白波軍駐扎在洛陽西。
朝廷的軍隊控制著洛陽城防。
其實洛陽也已經很殘破,年久失修,加上當初的大火,城墻多出坍塌,已經不是一個有守備力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