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府正廳。
和黃承彥說話,就不能和黃月英一樣了。
很是嚴肅。
黃承彥坐在堂上,看著堂下就座的當朝大將軍,內心是無比得意的。
沒有人喜歡他女兒,哎~,大將軍喜歡。只能說,那些庸人們根本不懂欣賞他的女兒。
袁譚和黃承彥說起這造船的事情。
“如果不懂的話,我可以提供圖紙。這圖紙精巧的很,也只有老丈人您這樣的機關學大師,還有我媳粉這樣的后起之秀,才能夠制作出那樣的機關零件。”
袁譚說到這里,內心唏噓不已。要知道沒有黃承彥父女的話,他空有圖紙,沒這些個精巧的零件,根本找不出后世那樣的戰船。
黃承彥摸了摸胡子,“未來女婿,這都是低三下四的工作。”
袁譚搖了搖頭,“不,老丈人你說錯了,要知道,這水軍建設,就是一個起點。若是做得好,未來,我會在朝廷新建一部,為工部。”
“雖然不比三公,但也同比九卿。未來這工部尚書的人選……。”
黃承彥是什么身份的人,早些年是搞過這些研究,可后來發現,名士名流反而鄙視他,認為他不務正業。
只好跟著一起飲酒作樂,吟詩作賦,名士們才說他有前途。
不過畢竟是愛好,始終沒有放下,只不過都是偷偷研究的。
此刻聽到可比九卿,他就想了很多。
一聽工部這名字就很氣派,中土文明史從未有過,自己來當這第一任尚書令,豈不是就要名垂青史了?
終于來了興趣,其實,他還是很喜愛營造的,只不過這是沒前途的工作。聽袁譚這么一說,那就不同了。
又能當大官,又能滿足自己的喜好,這樣的事情真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立刻改口了,“女婿,說起造船,我也是水鄉人,研究了許多年。我覺得,現在的艨艟斗艦樓船,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正如女婿所說,他們無法制作出精巧的零件,因此無法像我這般改進。”
又傲然道:“女婿你知道嗎。”說著他伸出一雙手,劃了劃,“現在就算是樓船,也是要手劃的,我早就打算改進一下,改成內部輪盤的形勢……。”
“切,那還是我小時候想出來的設計。”黃月英淡淡道。
黃承彥有些臉紅。
袁譚不太關注這些,反正都是自己的,道:“我也有一些想法。”
黃承彥很尷尬,打斷道:“那么這樣吧,我們各自造一個模型,比較一下。”
于是約定十日后見分曉。
……
豎日。
袁譚在書房,看著手里的鄭和寶船模型。這玩意就是個玩具,百貨大樓里面買的。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
比一座足球場還大,相當于一座小型航母。
這就是以后中土艦船的發展思路,絕對比什么羅馬戰艦強橫的多,更是遠超江東水軍的艦船。
要知道三國時代的艦船沒有龍骨技術,都是平底船,就如同水面上的一個大木盆,基本沒有吃水。
這可是很先進的龍骨技術的尖底船,龍骨技術吃水很深,這可以讓船只體型更大、速度更快、性能更穩。
從而在水戰中占據絕對優勢。
至于設計圖,這種仿真模型都帶著那種圖紙的,全省心了。許多零件還能拆解,簡直是模仿的不二模型。
“大公子,王允潛逃了。”
郭嘉焦急的進來了。
“什么?王允潛逃了?”袁譚當時很是吃驚。
郭嘉道:“三公子執行官員更替,一直見不到王允,親自帶人去了司徒府,才發現王允潛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