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除掉心腹大患的好機會,“但是總要有理由才能讓你大哥去吧?”
袁尚見到贊同,激動起來,“父王,水陸大會選拔德才兼備之士的規矩您就發布出去,然后開幕就讓我大哥主持。您也是知道,我大哥這個人喜歡裝批。到時候我稍微用一些手段,我大哥在水陸大會上侃侃而談……。”
“以我大哥麒麟兒一般的聰慧,誰能與他相比?此等有德之士,他不去誰去?”
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袁紹搓著手掌,不斷點頭,熱血澎湃。心想三五年后,等大兒子回來,物是人非,就讓他成為一個修佛的王子,一輩子誦經。
“你剛才說的什么,我也都沒聽清楚,去吧。”袁紹淡淡道
袁尚聽說沒聽清楚,反而高興,“喏。”
半個時辰后。
他興沖沖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就看到司馬懿早就在等著他。
真是一位忠于職守的好軍師。
興沖沖道:“仲達,我今天去父王那里,忽然福由心至,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司馬懿:(⊙v⊙)嗯,這次真是刮目相看,不得不說,這位三王子越來越會權謀之術了。把人先捧的高高的,然后摔的吧唧吧唧的。
感到自己以后可要更加小心謹慎了。
道:“妙計,大王子最愛裝比,百官皆知。到時候十分輕松的……。”
自從袁譚在三國散布裝逼這個新詞匯后,就被古人傳播光大。
正在聊著細節。
謀士之一的楊修來了。
道:“三王子,神策府許多人出動,正在各條街道洽談早餐店面。人們聽說是大王子扶貧項目,都很愿意配合。三天后,早點就要統一上市了。”
袁尚從袁紹那里回來后,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神情沉穩如王者一般,淡淡道:“我大哥回來后,朝廷就是多事之秋。他又是要挖礦,又是要早點。虧他想得出來,堂堂大王子去賣早點,上市的那天,讓百官去羞辱之。”
司馬懿搖了搖頭,“恐怕百官是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的。”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賣早點這個行業,飯館都少的可憐,全部是世家大戶聚集的地方。
所以,袁尚他們有充足的自信認為袁譚這件事情會辦砸了。
那么,就要趁機加磅,也就是落井下石。
司馬懿當然明白他主子的心理,道:“不過我知道一個叫禰衡的人,是個合適的人選。”
禰衡,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年少成名,文采辯才蓋世,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
也因此逐漸成為評論家。
禰衡和月旦評的許邵一樣都是評論家,他的評價,在天下很有影響力。
只要他對袁譚作出負面評價,對袁尚的好處極大。
要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繼位也不是一蹶而就的。要不斷的打擊對手,彼消我長,不斷積累,才能笑到最后。
而以袁譚的身份地位,帶領百姓去做早點,在這個時代高貴的階層看來,是有許多可指責的地方。
袁尚也聽說過這個人的名頭很大,“可用嗎?”
“此人絕對不會在任何權勢面前低頭,而大王子總是和泥腿子走的那么近,厚此薄彼,士族早頗有怨言。我也聽說禰衡也多有指責。”司馬懿對這個還是相當肯定的。
“晚上帶來我看看。”袁尚道。
司馬懿很為難,“還是不要了,他和許邵不同,許邵是正面評價,他全是負面的,很有批判性。”
也就是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茬找缺點。
那對于袁尚來說,再沒有比禰衡更合適的人選了,“我倒要領教領教。”
司馬懿不阻攔了,畢竟不能顯得自己是在控制。
等領教完了,自然記得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