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因為朱由校覺得崔呈秀說的不好,也不是覺得他馬屁拍的太惡心,而是覺得崔呈秀說的實在太好了。
崔呈秀這個人果然沒用錯,是個有眼光的人,朝堂上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朱由校做這一次的事情,目的就是為了刷聲望。所以崔呈秀這樣拍馬屁對于自己來說就是好事情。
要知道很多皇帝的好名聲是怎么來的?
還就是刷出來的,被人一些人硬吹出來的。比如后世有一位比較出名的十全老人,那就是徹徹底底的自己和臣子們吹出來的。比較起來,十全老人比起他的老子還是差多了。
所以在朱由校的身邊也要有這樣的臣子,崔呈秀就有這樣的潛力。
于是朝堂之上全都出現了跟風的意思,不少人都學著崔呈秀開始拍馬屁,那馬屁拍的是天花亂墜。
“陛下實乃千古第一帝!”
“萬世之楷模!”
要不是朱由校事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恐怕都覺得他們要把自己吹捧成最牛逼的皇帝了。
“行了,朕只是做了一些帝王該做的事情。”朱由校在心里忍住了笑,擺了擺手打斷了這些人的馬屁,才說道:“昨日徐光啟說這些話的時候,皇后也在。回到后宮之后,皇后對朕多有勸誡,甚至還說她愿意削減后宮的用度。朕聽了之后非常高興,得此賢后,朕心甚慰。”
說著,朱由校突然說道:“念吧!”
站在一邊的陳洪立馬會意,連忙向前走了一步,伸手展開了一份圣旨。
大臣們見到這一幕,心中明白,原來陛下這是早就做出了準備。同時他們心里面也慶幸,幸虧剛才自己沒有站出來反對。
于是臣子們在幾位內閣大學士的帶領下,全部都跪了下來,準備聽這一份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輪,堯舜正位,禹湯安民。帝者,以牧養生民為社稷。自太祖成就大業,定鼎中原,奉天承運,是為天子;傳十五帝,享國祚二百余載。”
“今傳之于朕,幼年繼位,如履薄冰,恐有負先帝之托,當體上天好生之德,循加萬物,君明則臣舉,朝野同心也。”
“今內閣大學士徐光啟,上體朕心,下懷藜庶,諫言于朕。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縱觀古之帝王,賢良者,無一不知人納諫,朕欲效仿之。”
“宮中營建,皆停之;所余之物料,盡數交于工部,用于各地興修水利,助百姓增產豐收。今朕詔告大明天下百姓,自今日始,凡大明百姓有居無定所者,朕絕不興建新宮。”
“此言天地可鑒,眾臣督之,欽此。”
聽了朱由校的圣旨,所有人都被震的說不出話來了。
原本大家以為陛下只會同意徐光啟的建議,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行為了。
沒想到陛下直接來了一個更狠的,昭告天下,凡大明百姓有無居所者,陛下就不營建新宮。
這樣的話一出來之后,瞬間就有人意識到不妥了,其中就有徐光啟。
徐光啟連忙說道:“陛下,朝中雖然國用緊張,但一旦朝中用度寬裕,陛下的宮殿必然是要新建的。陛下的宮殿是大明的威望所在,此舉不妥,臣請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