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徐光啟心中真的很感動,在內閣所受的委屈也消失不見了。
這是陛下對自己的看重,自己只對陛下做事就行了,那些人其實不重要。
想到這些之后,徐光啟連忙跪下,感激的說道:“臣徐光啟,謝陛下賞。”
事實上像這種賞賜,根本用不著徐光啟如此大禮,可他就是這么做了。
因為不這么做,不足以表達他的感激。
這不是一條魚的事情,這是陛下在表明他的態度。有了陛下的這一份支持,自己可以昂首挺胸,毫無畏懼。
陳洪沒想到徐光啟居然會行這么大的禮,連忙側身走到他的旁邊,伸手將他給攙扶起來,笑著說道:“徐閣老這份心,咱家會轉呈給陛下的。”
徐光啟沒有說什么,親自將水桶接了過來,拎到屋檐下放好。
等到徐光啟轉身回來,陳洪正滿臉笑容的看著他,直接拱手說道:“東西已經送到了,陛下的話咱家也帶到了。如此,咱家就告辭了。”
徐光啟連忙說道:“我送陳公公。”
等到陳洪回到西苑,朱由校已經在這邊燒上了火。
炭火燃燒的很旺,旁邊已經擺好了腌好的魚,朱由校正準備把魚放在炭火上面烤。
一邊的張皇后像小女孩一樣雀躍的看著朱由校,眼中全都是崇拜。
看到皇爺和皇后兩個人這個樣子,陳洪也沒敢過來打擾,直接站在不遠處靜靜的看著。
或者說,周圍的人全都在靜靜的看著,這更能體會到皇爺對皇后的寵愛。
皇宮里面一片安靜祥和,皇宮外面卻是一直紛紛擾擾。
給商號加皇家標識這件事情引起的波瀾并不小,隨著徐光啟的一份題本,再一次把這件事情推上了風口浪尖。
因為徐光啟請朝廷增設一個衙門,這個衙門管理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專門管商人坑蒙拐騙的。
在得到了朱由校一條魚的賞賜之后,徐光啟這一次是發狠了。
用徐光啟的話說,這個衙門可以由戶部來管理,專門負責管有商人坑蒙拐騙的。
在這一份題本里面,徐光啟還闡明了為什么要成立這一個衙門。
因為很多商人坑蒙拐騙都不是在自己的本地做的。在自己的鄉里,他們都是好人;但是出了鄉里到外面,他們都干一些坑蒙拐騙的事情。同時因為是跨省作案,很難追查。
所以需要朝中成立這樣一個衙門,一旦有商人坑蒙拐騙的事情,就用這個衙門來查。
這個提議一出來之后,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為什么會有這個提議的消息也很快就傳了出來,就是因為有人反對內務府皇家商號的事情。
他們認為一旦那些商人作奸犯科,會有損陛下的清譽。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和商人合作的事情就不應該存在。
可是徐光啟卻不這么認為,他認為這是因噎廢食,所以他上了這么一道題本,他希望朝廷能夠成立這樣一個衙門,能夠對商人進行監管;一旦有人作奸犯科,全部抓起來嚴懲。
既然是管商人的,人家不可能光盯著內務府,所以徐光啟就直接把事情擴大了,擴大到了所有商人的頭上。
所以這份題本才會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它把大明朝所有的商人全都囊括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