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紀覺得委屈。
在這個時候,一個男子從外面走了進來。
來人身材有一些清瘦,年齡也就是三十多歲的樣子。與這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穿著的都是官服,這個人穿著的卻是一身儒衫,看起來更像是教書先生,而不是一個混跡官場的人。
看到這個人之后,張國紀抬起頭,勉強扯出一抹笑容說道:“先生來了?”
這個被張國紀稱為先生的人,名叫秦炳,身份也非常簡單,他是張國紀的幕僚,也就是給他出謀劃策的人。
聽到張國紀和自己打招呼,秦炳笑著拱了拱手說道:“見過大人。”
“行了,你我之間就不用客氣了。”張國紀臉上的不快一掃而空,露出了些許溫和的笑容說道。
這是上位者展現對手下親近的一種方式,張國紀覺得自己用的很好。
在這樣的親近的情況下,自己的手下必然會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
這不是他自己的猜想,而是他理論結合實踐得出來的道理。比如眼前這個秦炳,這就是自己禮賢下士、給予尊重招攬來的人才。
等到秦炳坐下之后,張國紀這才說道:“先生,你說現在應該怎么辦?”
沒有回答張國紀的話,秦炳只是笑道:“學生剛才從外面回來,聽到了一點消息,想來大人應該會很感興趣。”
聽了秦炳的話,張國紀的臉色果然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這不是因為他配合演戲,而是因為每一次這位秦先生這么說,那么肯定就是有了把握。
張國紀已經好幾次經歷過這種事情了,所以他也很有信心。
“現在陛下下旨了,讓朝臣們商議一下咱們內務府是不是該做這件事情。”秦炳笑著說道:“學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此話怎講?”張國紀皺著眉頭說道。
他可不覺得這是什么機會,只覺得現在朝中都關注上了這件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出事情。
這個時候趟進去不是明智之選,無論事情成功與否,這都不是好選擇。
“先生此言何意?”張國紀看著秦炳再次問道。
“就是我們的機會來了,”秦炳再一次重復了剛才的話,不過這一次他給了解釋,“現在朝廷百官都盯著這件事情,所以大人需要盡快把事情辦成。”
張國紀有些遲疑的說道:“這件事情本就不是我操辦的,我為什么要辦成?辦成了還不是那個胡飛的功勞?我看應該把這件事情給它攪黃了,到時候那個胡飛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等到這個胡飛吃不了兜著走之后,我就把事情接過來,到時候再把事情辦成,這功勞和利益就全都來了。”
秦炳看了一眼張國紀,臉上的表情絲毫沒有變化,但心里面卻好無奈。
這位國丈還真是愚蠢的可以,到這個時候了,還做著這樣的美夢。
不過他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而是繼續解釋道:“事情辦不成,宮里肯定會不高興。”
張國紀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也知道,因為那個胡飛就是宮里面弄來的,所以這件事情大概率就是宮里面的意思。如果真的搞砸了的話,那么那胡飛肯定要倒霉。
于是張國紀興奮的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把胡飛推出去,才要把事情弄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