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一刀砍在了七寸上,這是直接要推翻朱熹的架勢!這就是在挖理學的根!
朱由校看了一眼崔呈秀,心里面都對他刮目相看。
果然是下手足夠狠,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白給的。
只要有了自己的支持,他們真的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毫無立場,而且出手快準狠。
朱由校都不知道怎么評價這種臣子了。
對于自己這個皇帝來說,這就是忠臣,妥妥的大忠臣;可是對于外界的人來說,這種人簡直就是蠱惑君王的大奸臣,拉出去凌遲都一點不冤枉。
說白了還是一個立場問題。
在這個時候,戶部侍郎李之藻也站了出來。直接說道:“陛下,臣以為崔御史說的有道理。我大明重開日月,自然要行我大明之法。前些年大明朝江山未穩,所以很多地方都承襲了元朝制度,這是太祖皇帝為了大明朝江山穩固所行的一時之法。”
“即為一時之法,那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如今,大明朝已經江山穩固,臣以為是到了行我大明之法的時候了。
朱厚照看了一眼李之藻,心中不禁感嘆,這些人果然是一個比一個不要臉。
按照李之藻這個說法,大明朝才是剛剛建立,根本就不是坐了200年多年江山的大明朝。
李之藻這說的,好像大明朝剛剛結束亂世、剛剛一統天下沒多少年一樣。
可是在場的人都知道,大明朝200多年了,說到了王朝末世都不奇怪。這天下哪有萬世不易的王朝?
可還沒有人敢跳出來說。
你想說什么呀?
你想說大明朝江山已經很久了?
已經到了王朝末世了?
不要命了吧?作死也不是這么作的。
最關鍵的一點是李之藻的這個說法,直接就推開了另外一扇門,那就是大明朝的革新之門。
什么祖制、什么制度,那都是開國之時,立國未穩,所行的不得已之辦法,現在自然是要改的。
這條理由也通過的話,那么革新的門就打開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崔呈秀,又看了一眼李之藻,心中不禁嘆了一口氣。
自己這個皇帝還真是不輕松,手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就這些人,簡直就是要了命了。
原本是黃克纘的科舉大綱,結果每個人都在往里面夾帶私貨,而且是瘋狂的夾帶私貨。
全都想在這件事情里把自己的想法塞進去,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