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摸索一番之后,阮大鋮便找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崔呈秀。
要知道,在最近的朝堂之上,除了武將之外,文官之中進階比較快的也就那么幾個人。
一個是馮從吾,那是韓爌的人。
另外就是通政司的那幾個。
可是這些人阮大鋮都搭不上話。
有一個人引起了阮大鋮的注意,這個人就是崔呈秀。原本只是普通御史,現在卻已經坐到了右副都御史的位子,升遷速度可以說是瞠目結舌,絕對是可以依靠的人物。
同時外面有很多傳言,崔呈秀和東廠的魏忠賢勾搭成奸。當然,這是外面的說法。
在阮大鋮看來,這就證明崔呈秀屬于獨立于朝堂之外的另一派,既不屬于韓爌、孫承宗,也不屬于徐光啟,而是自成一派。
至于他身后的人,那應該就是東廠的魏忠賢了。
從朝堂上如今的格局來看,崔呈秀的勢力很小,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比起其他的幾位大佬,根本就上不到臺面。
但是崔呈秀能夠升遷得這么快,必然有其原因。有可能是魏忠賢出了力,也有可能是陛下看中。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可以搭上的臺階,只要自己搭上了崔呈秀,就能夠有了進身之階。
只要走入官場,阮大鋮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必然前途無量。
原本他還一直在琢磨該怎么做。
隨著改革書院的消息傳了出來,阮大鋮第一時間就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能讓崔呈秀接納自己的機會。
自己也找到了進身的階梯。如果能夠把這件事情辦得漂亮,名聲吵起來,甚至能夠引起陛下的注意。
損傷的無非就是一些名聲罷了,阮大鋮也不太在意。何況名聲這種東西,這邊損失了也可以在那邊找補回來,根本就不會虧損太多。
等到皇家書院改革完成,自己就是倡導書院改革的先驅。那些原本應該在書院之中讀書的弟子必然會擁護自己,這是從他們出生就已經決定了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面子里子全都賺回來了。像魏大中之流,正好可以用作自己的投名狀。
兩人各懷鬼胎的對視了一眼,都笑了笑。
阮大鋮喝了一口茶水說道:“阮某如此急切,其實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訴崔大人。”
“是什么事情?”崔呈秀連忙問道。
“自從朝廷要改革書院的事情傳遞出來之后,就已經有人猜到要從首善書院開始,現在別有用心之人已經開始在謀劃反對了。”
“他們要聚集人手表示自己不同意,不接受朝廷的改革,也不會出讓土地,同時反對朝廷改革書院,還要把事情鬧大,讓所有的讀書人全部加入進來。”
“如此一來,朝廷必然會投鼠忌器,取消這樣的改革。”阮大鋮沉著臉說道:“在得到這樣的消息之后,阮某坐不住了。”
“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罔顧朝堂大局,實在是國之恥辱!誤國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