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便有一個中年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來者四十多歲的年紀,一身儒者的打扮,沒有穿官服;手中還拿著一把折扇搖動著,看起來一副很閑適的模樣。
這個造型,許顯純自然是不陌生的。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當今的皇帝喜歡這樣,所以這種造型就在大明朝流行了起來。
一身讀書人的裝扮,手中拿著一把折扇。這把扇子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那就更加地彰顯身份了。
最近這幾年比較流行什么登云軒的靴子、徽州曹家昌盛坊的折扇,總之這些人全都是內務府的供應商,他們的東西全都是要送到皇宮大內去的。
每一家都加蓋了皇家的印記,現在已經有成為大明奢侈品的感覺了。總之,他們的東西就是貴,已經快成為潮流了。現在揚州這個地方也是頗受影響。
所以陳塘對這個人的打扮倒也不意外。只不過這個人沒穿官服,不知道他是什么品級。
陳塘仔細地打量了這個人的臉一眼,發現很陌生。
這讓陳塘皺起了眉頭,這個人是誰?
陳四海走進來之后,根本就沒有去看陳塘。在他眼里,這不過是一個知府罷了。即便是揚州知府,那能怎么樣呢?
陳四海就很直白地看向了許顯純。
而見到陳四海走進來,許顯純就站起了身子。
他們兩人的關系其實并不好,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算是競爭的關系。但是在對外的時候,他們兩個又能夠合作,畢竟他們都是皇帝的人,算得上是皇帝一黨。
而在官職上,陳四海可是要比許顯純更高。雖然錦衣衛的職責可能重一些,但人家陳四海也是管這方面的。
在面對官員的時候,清吏司可是強勢得很,甚至錦衣衛都要在這些人的監管之下。
“見過陳大人。”許顯純走到陳四海的面前抱了抱拳,笑著說道:“把陳大人請了過來,實在是有些事不得已,還請陳大人不要怪罪。”
陳四海看了一眼許顯純,頓時皺起了眉頭說道:“有事就說,做人做事要務實一些,不要總是虛頭巴腦的。有什么事就直接講,說那些沒有用的有什么用?你把我叫過來,不是為了和我說這些客氣話吧?”
陳四海的話說得很不客氣,但許顯純不在意。
這個陳四海就是這個脾氣,冷面判官,招惹不起就不招惹。
許顯純說道:“今天把陳大人請過來是為了揚州知府的事情。這位就是揚州知府陳塘。”
這個時候,陳塘已經站了起來,臉色不太好看。
許顯純對眼前的這個人這么客氣,那么這個人的身份肯定不尋常。而且許顯純把這個人拉過來,擺明了是要對付自己,這是在搞什么呀?
陳四海看了一眼陳塘說道:“你就是揚州知府?”
“是,本官就是揚州知府。”陳塘說道:“不知您怎么稱呼?”
陳四海點了點頭說道:“本人通政司陳四海。”
說完,陳四海轉頭看向許顯純問道:“他到這里來干什么呀?地方官員和錦衣衛好像沒有什么瓜葛,是不是你又招惹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