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這段時間整體上來說是一天當中最差的時間段,大部分釣手都處于不上魚的窗口期,好多經驗豐富的釣魚人更是三五好友相邀聚在一起拿出酒菜對酌一杯。
也有早起的釣友趁著這個時間段到車上或者背風暖和的地方簡單休息下,等下午魚開口了再釣魚。
岳峰要的就是這個大家都不上魚的效果,
在不少人的注視下,他騎著小摩托趕到河邊,隨后卸下裝備,開始按部就班的打起了窩子。
有了全套的釣魚裝備,岳峰就不準備再玩傳統釣了,12尺也就是三米六的桿子,正好可以釣到河邊水草前面一點的位置,這個季節比較合適。
擺弄好裝備,開始開餌,今天岳峰沒有用蚯蚓,而是準備試下配置的配方商品餌效果如何。
開好餌料先醒著,岳峰又拿出了一副新的成品線組。
臺釣用的線組跟傳統釣有些區別,主線跟魚竿等長,浮漂也是用的立式浮漂。
現在岳峰用到的線組是1.0大線,0.6子線,三號赤袖鉤子。
圖省事兒,岳峰沒有自己手綁鉤子跟大線,現在用的清一色都是店里賣的成品線組。
至于浮漂,是抽獎得到的孔雀羽一號。這個季節釣鯽魚,1.2g吃鉛量釣鯽魚正合適。
調整好浮漂吃鉛量,又找到做釣的釣目,調四釣二,岳峰這才開始抽出退休的玻璃鋼長桿子掛上打窩器打窩。
一切準備工作完畢,岳峰總算松了口氣,現在只需要隔三差五的拋幾桿,等著魚上鉤就可以了。
客觀公平點評價的話,常規野釣環境下,臺釣這種釣法是比傳統釣要優秀一些的。
所謂臺釣,并不是在臺子上釣魚,而是臺彎釣法的簡稱,也叫懸墜釣法,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寶島的釣魚高手傳到大陸,一經面世,很快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
相較于傳統的七星漂朝天鉤長桿短線釣法,臺釣的優點非常明顯。
立式浮漂跟懸墜的存在,可以將整個線組的浮力平衡調整的極為精準,靈敏度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臺釣用的是雙鉤子線。一鉤子線長,一鉤短,最經典的調四釣二在當時風靡一時,對幾十年后的現在都有深遠的影響。
岳峰在打窩之后拋了大概五分鐘的功夫,就見到了第一個魚訊。
孔雀羽浮漂平穩的翻身,行程緩緩下降當中,突然一個頓感極為強烈的夸張大頓口。
哐的一口,浮漂視目直接下降接近兩目。
這種吃口動作可比用七星漂要清晰干脆多了,岳峰以為是小麥穗魚鬧窩,根本就沒當回事兒,任由浮漂繼續往下走。
可是明明釣三目,浮漂在五目左右的位置就穩住不再下行。又呆了幾秒岳峰沒提竿,浮漂干脆頂了上來。
在懸墜釣法當中,立式浮漂有力下頓之后的頂漂漂相,十有**是水下鯽魚吞餌之后抬頭出現的動作。
在專業的釣魚術語當中,一般稱呼這種漂相為吃死口,中魚率非常高。
岳峰心念一動,抬竿刺魚,準確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