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的魚感知到到水位的差異,再次發力竄了出去。
又是幾十米的加速然后變緩,在失手繩抽空之前,大魚又停了下來。
就這么來來回回的十多次,水里的大魚往深水沖擊的力道一次比一次小,岳峰趁著機會總算將失手繩收回了大半,只剩下最后的二十多米沒有收回來。
這二十米繩子加上桿子大線的15米,總共三十五米左右的長度,是岳峰刻意留給大魚最后的安全感,在大魚體力耗費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敢強行往回收跟魚玩命的。
“主播這是想啥呢?魚都不動了,咋還不收繩子呀!”
“我看主播這是故意找畫面呢!明明能收回來,偏偏在這磨蹭勾引大家的注意力!”
“樓上有點沙雕,你說收就能收啊?線細,魚跑了咋辦?”
“這來來回回那么多次了,要溜多久啊!”
“大魚體力充沛,肯定要耐心才有機會,主播挺有章法的,身邊的同伴也是老司機,說不定真能把大魚搞上來!”
“一看就是懂行的,這段長度是主播留給魚的安全緩沖區,如果魚驚了,很難控制住!現在不停消磨魚的力量,早晚魚會上來!”
“道理誰都懂,可是直播時間有限呀!一天才播兩三個小時,現在都中魚一個小時了,再磨蹭會兒,關播看不到了心急吖!!”
“心急+1”
“臥槽,這倒是個問題!”
粉絲們想到的問題,岳峰豈能想不到,在來回僵持了大概一個半小時之后,岳峰試探性的把失手繩的長度縮減到了五米。
水下的魚好似體力耗費挺大的,繩子縮短之后依然沒有劇烈的掙扎。
見狀,岳峰一咬牙,繼續往回收繩子,直到一把抓住了釣竿的大把。
手握釣竿跟手里抓著失手繩是兩種感覺,線在水下繃緊的角度也是有所區別的,在岳峰將桿子立起大概六十度左右,水下的魚感受到了危險,再次朝著深水沖了起來。
跟剛開始那種蠻牛耕地似的力道相比,現在的沖擊力量小了太多,岳峰嘗試下的倒桿插入水里,竟然成功引著魚回頭了!
“臥槽,主播膽子好肥啊,這是想正面搏魚!”
“樓上啥意思啊?能給說說么,怎么就正面搏魚了,桿子插水里又是啥意思?小白不懂但是好奇的很怎么辦?”
“同樣好奇,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直播間有高手給講解一下嗎?”
“好奇+1,只看得出倒桿是為了控制魚,別的不懂!”
直播間有明眼人不假,但是更多的還是對釣魚不夠了解或者只知道點皮毛的小白,見有人挺誠懇的問了,頓時有人在直播間解釋起來。
“手竿不同魚帶輪的海竿或者磯釣竿,這種桿子的魚線是比較短的,一般都跟魚竿等長左右,所以中魚之后魚的活動半徑比較小!
如果是中小體型的魚,沒啥問題,一般都能穩定的控制住,可是如果碰到的是一條遠超預期的大魚的話,魚竿線組的強度就不足以跟大魚正面抗衡了!”
“不能正面抗衡,也不意味著就徹底沒有機會,還可以用失手繩輔助溜魚,消耗大魚的體力!
前面主播抬竿刺魚確定中了大物之后做的就是用失手繩溜魚!想必是桿子強度不夠或者線組的強度沒信心才會比較保守!”
“然后呢?這跟剛才倒插桿子有啥關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