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這邊每一桿都帶著散炮下去,一鉤軟黏搓餌,一鉤紅蟲拉餌,在拉餌的鉤柄位置,捏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三角散炮。
窩點里始終都有一部分餌料殘留,既能將周邊的魚誘過來,又能保證窩子里的魚能留住。
緊趕慢趕抽了大概四五桿的功夫,只要餌料到底沒口岳峰就立刻抬桿將餌料抖落,繼續下一桿,很快窩點周圍就出現一團自水面至水下的霧化帶。
這時候,旁邊的李存根總算見到了開桿以來第一個頓口。
岳峰正低頭上餌呢,只聽到刺耳的水線聲響起,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李存根面前的魚根本沒出水,就切鉤跑掉了。
“艸!啥幾把魚線!這么不結實!2號線秒切!”李存根看了一眼面前的子線,罵罵咧咧的用剪刀剪掉,又從子線盒里取了一副出來。
如果基本功過關的話,甭管任何價位的二號線,只要線沒有老化,釣這種個體的鯉魚都是輕松愉快的。
可是像李存根這種抬桿方法,切鉤就是另一個問題了。甭管你什么價位的線,都經受不住這種暴力刺魚瞬間爆發出來的強大力量。
這個棒槌,明明自己手法的問題,還賴線質量不行,這下岳峰越發的看不上這個家伙了。
在岳峰這邊開始上魚的時候,整個釣場,都開始了一波快魚的節奏,坑老板將魚的狀態調整的不錯,前期開釣魚口都還算快。
經過前面幾桿的做窩跟誘魚,岳峰自己的窩點當中也堆滿了魚星。于是岳峰雙鉤搓了兩顆軟黏小餌下去。
這時候有人要問了,為啥準備好了紅蟲,現在開釣又不用了?
不是岳峰不想用,而是通過四五條魚的吃口,岳峰發現今天的魚有點邪門,認面餌認的非常扎實,但是紅蟲卻基本不吃,偶爾給點動作,也不是那種干脆利索的吃口,所以岳峰就暫時放棄了紅蟲做釣。
雙鉤搓餌,帶散炮,這樣無形之中底下的餌料比用蟲餌就更多了幾分。
就這樣,岳峰窩點里的魚越釣越快,很快就從快蹦變成了慢連,然后又是快連,等時間到了開釣大概二十多分鐘的時候,窩點里已經變成了餌料到位就給口,放口就雙尾的爆連魚情。
跟岳峰這邊越釣越順相比,旁邊的李存根就要差多了,開釣魚口同樣不少,不過這個家伙前三條魚一條沒拿上來,全都切鉤跑掉了。
后來一咬牙換了2.5的大號子線,這才成功有了第一條魚獲。
子線換粗結實倒是結實了,可是同樣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弊端,線粗,擋口。
魚情快,岳峰這邊用的是1.5號的子線,浮漂動作都是至少一目半兩目左右的頓口,清晰干脆。
可是到了李存根這邊,大號線組擋口,魚吃餌的時候子線會在嘴唇上磨蹭而吞不下去,浮漂出現的信號多半是輕輕的上下顫動,偶爾給個頓口,鉤子掛中的位置也非常淺,稍微力量大點就容易拉豁脫鉤跑魚。。
線組粗了抓口難度會變大,這是有經驗釣魚人都知道的真理,但是對李存根來說,明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連跑帶矛不到半個小時功夫,李存根這邊的窩子魚口就稀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