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非常黏,摸起來軟軟的滑滑的。鉤尖上有殘留,但是殘留不大。
餌料入水之后,浮漂翻身,到位的速度明顯比岳峰自己的線組要慢許多!
在下行的過程當中,浮漂也很快有了動作,岳峰隨便抓了個下頓的口,抬竿刺魚!
竿尖位置第一次傳來了力量的反饋,中魚了!
忙活這么久,釣到第一條魚,岳峰感覺比自己黑坑拿了坑冠都要激動,小心翼翼的將魚提起水面,隨后在魚護口上擋針一擋一壓,安全入戶!
“發現區別了嗎?”劉鳳年繼續問道。
“嗯,餌料狀態區別非常大,我開的餌料比重大,有散落,也有殘留,但是殘留的面筋狀態不好!您這餌料比重輕,散落小,殘留跟我這也不一樣!”
岳峰對餌料認識還是比較專業的,大概將差距說了下。
“你說的只是餌料差別而已!星月湖這個塘,從開業到現在都六七年了,一直沒清過塘!
這里面的鯽魚別看個頭不大,基本都是身經百戰的老頭魚了,想要釣的上來,對餌料以及線組要求非常的高!
線粗了,餌料散落好了,比重大了,都會涮口!剛才你抓的口其實都是入口動作,只不過魚涮餌反應非常快,等不等你抬竿,魚鉤又吐出來了!”
“啊?那咋辦啊?我就說剛才的那些動作不該是假口,原來都是涮口動作呀!”岳峰感慨道。
劉鳳年說:“我看你好像用的0.8拉0.4的配置吧?線組太大,我大線才0.3!”
劉鳳年說完,岳峰特意抬竿觀察了下,確實,線組非常細,魚鉤也非常細.
二號細地袖?”岳峰又問了一句。
劉鳳年回答道:“子線0.15,二號袖鉤!魚情如果快點的話,鉤子還可以適當的放大一個號!但是子線不能粗!
你把自己的大線收起來,我這里還有以前綁的競技線組,你重新調一幅出來自己試試!”
“行!”岳峰規矩的放下劉哥的桿子,將自己0.8拉0.4的線組重新纏了起來。
接過對方遞過來的超細線組,岳峰開始重新調漂。
半水調漂這種初級的東西岳峰手到擒來,可是在精準找底的時候,岳峰又發現了問題。
在子線相對偏粗點的時候,精準找底比較容易,基本只需要上下調整幾次,上下推動浮漂的距離在漂目上有對應的目數體現,基本就找準了。
可是子線用到0.15之后,推漂得到的反饋非常別扭,有時候接連上推好幾目,浮漂上的釣目都沒什么變化,搞得岳峰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浮漂出問題了。
“我擦!咋感覺這精確找底有點不太對勁呢!”岳峰撓撓頭,知道自己又碰到問題了。
劉鳳年笑著吐出一口煙圈,解釋道:“水面有一定的張力,所以在每次調整浮漂的時候,都要重新壓一下水線,讓漂入水再出來,這樣釣目就會相對比較準確!
在競技池,其實是不存在絕對意義上是精準找底的,為啥這么說呢,因為線組跟浮漂用的精細,塘底的醬層會對釣目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樣的調釣,餌料比重有所差異。體現在釣目上,都會有一定的區別,不需要過度較真,心里知道這回事就行,不影響正常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