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不存在的,這都是雜交鱘,在東北那邊有專門的鱘魚繁殖基地,十來公分的小鱘魚才十來塊錢一條!大點了值錢而已!”
“這玩意兒我吃過,沒這么大,大概三十斤左右的個體,味道不算太好!肉里有軟骨,口感一般!”
“峰哥用的線組跟桿子真給力啊,剛才有好幾次我都感覺快要爆桿了,結果愣是堅持下來了!!”
“我有個很大的疑惑,神秘人大哥在嗎?為啥溜魚的時候,魚不往深水扎呢?一個回合就能切鉤斷線或者爆桿,力量大歸大,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玩命往塘中心扎的意思!”
神秘人:“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待會問問峰哥吧!!”
大魚提上了岸,岳峰毫不猶豫將自己的防曬服外套脫下來鋪在了地上,既然承諾了釣獲的所有魚都放生,那在這之前必須要保護魚,如果弄得傷痕累累,放生也很難存活。
好多水友都在腦袋里打著問號,為啥魚這么老實,等摘鉤的時候,總算真相大白了!
岳峰用的是釣大物的專用魚鉤,鱘刀,這種魚鉤是以伊勢尼鉤型為藍本改良而成,鉤身經過鍛打工藝,做的更加結實,鉤尖也格外鋒利。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魚鉤掛中的位置。
子線雙鉤,長子線掛在了魚的嘴里,短子線,掛在了魚一側的眼窩旁邊眼眶的位置。
可能有不少人親眼見過鱘魚,鱘魚的嘴巴是長在前吻的下方的,這種獨特的結構,會造成吃餌的時候,鼻子在線組上磨蹭,之前總是陰漂,打不到魚,正是因為這一結構造成的差異。
如果是專門去鱘魚坑做釣的話,允許錨魚的坑,一般都是錨在魚的身上,將魚拉起來,想要釣獲正口的話,就比較講究方式方法了。
子線最好要長一些,一米打底,甚至用到一米五,兩米長!
雙鉤的鉤距,更是要加大,至少要七八十公分以上的鉤距!
調釣也不能像釣獲普通鯉魚草魚似的那么靈,要鉛皮躺底,子線徹底躺下,生在身體下方的魚嘴進食才能釣到正口。
要不然的話,給動作多半是蹭線,貿然抬竿只能是錨在魚的身上。
再說為啥今天這條魚不往塘中央扎,十有**是因為上鉤掛在眼眶上的緣故。
一旦往里面跑,掛在眼眶附近的那個鉤子角度就會因此發生變化,鱘魚吃痛,只能乖乖的沿著塘邊游動了,等體力耗盡也就被岳峰給釣了上來。
摘下兩顆魚鉤,岳峰松了口氣,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精神高度緊張狀態還感覺不到累,一旦魚出水上了岸,胸中那口氣松了,感覺渾身力氣好像被抽空了似的,手臂都因為長時間的緊張狀態導致脫力而不停的微微顫抖,心跳頻率也快的厲害。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挺講究的將軍肚中年人從人群里走了出來。
“小兄弟,你這條大魚賣嗎?我出兩千塊,你把魚賣給我咋樣?”
岳峰抬頭看了一眼這個要買魚的人,中等身材,留著個大背頭,頭發打理的一絲不茍,腆著將軍肚,一看就像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
“不好意思大哥,這魚我不打算賣!!”
聽到這話,大背頭繼續爭取道:“嫌錢少?再給你加兩千,四千塊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