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咱們就把它先放掉,走你!”
岳峰雙手抓緊抄網桿,將網頭往前探了大概半米不到的距離輕輕放到水里,岳峰趁機將網頭往下壓,魚在網頭里一翻身輕松脫困,留給鏡頭里一抹翻身而去的背影,轉眼間消失在了水中!!
“哇哇,峰哥就是專業!原來放魚都有這么多的講究啊!!今天又學到了!”
“支持峰哥!平常我野釣的魚一般也很少拿回家的,尤其是個頭偏小的鯽魚跟鯉魚拐子,都是臨走就重新放回水里!”
“峰哥這是給咱們釣魚人上了一堂放生跟保護資源的實戰課呀!6666”
“有點慚愧,之前釣魚很少放生,往后我也決定效仿峰哥,把自己不需要的魚獲,都放掉!”
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直播間的節奏還是非常正能量的,不少水友自豪的說自己的放生經歷,不少做的不夠的釣友也在暗自反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潛移默化之下,就影響到了不少的人。
第一條成功放生,岳峰將抄網遞給文強,強哥又抄了一條上來。
岳峰接過抄網桿,再次來到水邊,重復之前的過程。
“剛才看到水友說平常自己也有放生的經歷,我個人再聊點小的細節,大家已經選擇做好人了,不妨再做的極致一點!
盡量不要用那種尼龍編織線的口袋魚護,非要用的話,也最好用掛膠的,這種魚護對魚的鱗片跟粘膜磨損比較小。中小型魚種的話,干脆就用競技戶,能最大程度的保護魚的狀態!
特別提一點,不少水友有喜歡將魚獲放生前拍照留念甚至發個朋友圈的習慣,最好不要將魚倒在岸上泥土,沙地等位置,這些同樣會對魚的鱗片粘膜造成影響!
實在想要找畫面,找個大點的開餌盆,將魚倒在盆里,放生的時候用抄網,注意腳下的安全!”
“嗯嗯,受教了,這些東西平常還真沒注意到,怪不得放完魚地上好多魚鱗呢,原本以為沒啥事兒,看來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掛膠魚護+1,又方便,又不傷魚,平常黑坑偷驢啥的,坑老板都會有要求,跟峰哥講的幾乎一樣!”
“峰哥峰哥,那電上來的魚能買來放生嗎?我們這邊市場有時候能遇到十多斤的野生魚,我媽信佛,都買來放生好幾次了!”
看到公頻的問題,岳峰接著回答道:“放生的魚一定要注意來源,用機器電上來的魚,不要買來放生!”
“為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