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讓神秘人說著了,魚情差歸差,但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可言,岳峰在找準了魚層之后一小會兒的功夫,就打中了五六條。
岳峰頻繁中魚,旁邊的王小利有點憋不住了,拋竿之余頻繁的用眼角余光掃岳峰,想要看看有什么細節。
對這些常年在外面追比賽的釣手來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屬于常規操作,隔壁釣位用的啥釣法,餌料是偏腥還是偏香,大概狀態如何,稍微觀察一下就能看個差不多。
很快王小利就發現了岳峰飛鉛在浮漂臨底給動作的小細節,于是干脆利索的推漂,也玩起了飛鉛。
相比岳峰加了中藥酒的吃口漂像,王小利這邊的動作就要復雜多了,停頓,加速,點頓,送漂,各種漂像都有,唯獨死口中魚的漂像非常少,忙活半天也只釣上來一條魚。
岳峰的中魚還在繼續當中,雙鉤每次都是兩顆黃豆粒大小的毛絨餌團,入水有一定散落的同時,到位之后還有一定的附鉤性殘留。
這種狀態的餌,經過試驗之后魚吃的比較舒服,給出的漂像也相對比較穩定。
至此,這一場的魚情基礎判斷,岳峰算是號準了脈。
岳峰上魚越來越穩定,旁邊的王小利卻越釣越懵,不太對勁啊,為啥昨天效果非常不錯的餌料,今天吃口差了這么多,難道是味型大了?
想到這里,王小利拿起自己的餌料輕輕聞了聞,還真別說,越懷疑這個,越感覺是味型有點大了!
只見他將食盒上的拉餌放到一邊,從盒子里找到入場前開制的那團餌料又嘗試起來。
這團餌基本是昨天掐魚的原版原樣餌料,剛才開桿用的那團是因為發現挨著岳峰特意開的,味型一致,但是稍微大點。
更換了餌料,浮漂的漂像總算稍微穩定一點了,那種夸張的撞線口火箭口啥的少了,魚口依然刁鉆,但是中魚率比之前要強了不少。
九十分鐘的比賽,已經進行十多分鐘了,社會我利總總算理清了魚情。
岳峰這邊比王小利快一步,不僅理順了魚情,已經在進一步的考慮如何提升中魚效率了。
通過頻繁的拋竿岳峰發現,這小鯽魚雖然開口的比例不高,但是吃餌的那部分活性還是不錯的
為啥這么說呢,在拋了十來分鐘桿子之后,岳峰發現魚給口的魚層在往上長,跟最開始相比,已經漲了小十公分了。
魚層往高處漲,說明拋竿的餌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岳峰見狀干脆利索的下拉浮漂,將釣法從純粹的飛鉛釣離底接口變成了釣離底的定層。
前面也提到過釣定層這種方法,在找對魚層之后針對性的調整,效果是非常不錯的。浮漂調目沒有變,變得只是餌料到位的水深。
這時候岳峰用了個笨辦法,沒有重新調整浮漂的調目,每次浮漂到了預定的釣目之后沒口就提竿,一直將餌料的散布控制在想要進攻的固定水層上。
在大師級拋竿的效果加持下,這種逼著自己提高拋竿頻率的效果很明顯。
換成釣底的話,可能沒口還會猶豫幾秒,現在只下拉浮漂,沒有減鉛皮,浮漂到釣目之后繼續往下走,很快就會沒漂,逼著釣手不得不提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