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碳素材重量輕強度大,但是韌性低,非常容易折斷,常規的臺釣魚竿用到46t的碳布已經算非常高標準的了!
那些宣傳60t,80t,甚至更高噸位素材的廣告,九成九以上都是忽悠人的!”
聽到岳峰繼續介紹,楊文簡拍了拍巴掌,贊嘆道:“岳峰說得對!高碳魚竿當中,30-40t標號的素材用的最多,46t的一般只在前幾節竿稍上使用,減輕頭重增加強度使用。
再高標號的碳布用的卻是非常少,一般只在幾十米長的大炮竿上面用得到!所有宣傳超高噸位碳布的,都是騙人的!”
經過一番介紹,大家對魚竿的素材跟制作工藝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快就離開了第一個車間,從側門來到第二個車間。
這個車間的構造就要稍微復雜一點了,大部分地方依然非常空曠,但是貼著東北角的位置,單獨隔離出一個空間來。好多工人正在將一節節的魚竿組裝起來,隨后釣重測試,然后裝包裝盒封箱入庫,
“這邊,是咱們釣竿的研發室,跟成品出廠前最后一次釣重測試的地方!帶大家去看看咱們的專業測試設備!”
在楊文簡的帶領下,大家很快來到了小隔間附近。
走到跟前才發現,隔間旁邊一整面墻上,全部用橫豎交錯的線劃出來一面網格,橫軸豎軸都標著不同的數據。
在墻根的位置,一臺專業的測試設備放在那里,旁邊是各種不同重量的砝碼。
“這就是咱們魚竿測試用的專業測試機了!給大家實際操作下看看!”
簡單介紹了下,楊教官從屋里喊出一個穿著員工服裝的工作人員來。
簡單交流過后,這個工作人員取了一根沒有涂裝的黑棍素材桿子出來,三下五除二固定在了機器上,竿稍的位置加了砝碼。
按下機器開關,魚竿就在機器的作用下抬高起來。很快因為砝碼受力,彎成了一張弧度。
這下大家總算知道墻上的方格是干嘛用的了。
魚竿受力之后的弧度,在背景方格的襯托下,可以對彎曲弧度有清晰直觀的認識,這可比平常漁具店里測試桿子竿稍頂天花板,或者直接吊礦泉水要科學合理多了。
“這是咱們還在測試的新款桿子素材!目前來看的話,整體受力表現良好!下面來個刺激的,給大家爆個竿!”楊文簡說道。
聽到爆個竿,所有人都期待起來。
很快,工作人員將魚竿上的砝碼依次更換,一次次挑起,很快來到了2000g大關。
“大家注意了,按照之前的數據,這款測試桿的頂釣極限值應該在2000g左右,咱們加砝碼到2100g試試!大家都退后昂,別被爆桿波及到!”
很快,工作人員又加了個100g的砝碼,固定好之后又啟動了機器。
只見桿把在機器的作用下不停的往上升,整根桿子呈現出完美的弧度,就連大把節的前端都開始形變了。
慢慢的,最大的兩個砝碼離地,隨后是后加的小砝碼,在這個砝碼剛剛挪動的瞬間,只聽到啪的一聲脆響,一秒前的大彎弓瞬間粉碎,爆成了十多節兒。
普通釣魚人整體掛在嘴邊的爆桿爆桿,這才是真正的爆桿,除了前梢跟大把節后端之外,其他部分多數都是三四十公分一段,尤其是腰力稱重的三四節位置,斷的極為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