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峰試釣十多桿懷疑人生的時候,韓洛楓也瞇著眼睛高速思考當中。
不過他不疑有詐,沒有懷疑坑里的密度,反倒是懷疑搓餌誘魚效果不好,于是將搓餌換成了散炮,又連續拋投了一會兒。
坑里密度本來就低的很,又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間段,抽散炮的結果自然同樣沒有效果。這讓韓洛楓有點懷疑人生了。
兩個釣魚高手都處于懷疑人生狀態,不過接下來的反應,卻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岳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挨個轉圈嘗試了一遍之后率先做出調整,直接將線組更換到了0.6大線,0.3子線,四號袖鉤,浮漂也更換到了吃鉛最小的一號。
而釣魚的過程中,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盡可能的收集情報,啥算情報呢?所有跟魚情有關的信號都算情報!
最直觀的一點,浮漂入水之后的各種動作。是主要的情報來源!
這時候就凸顯出小線組的重要性來了,使用更靈敏的浮漂,更換更小的子線,窩點周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看到,相比粗鉤大線要敏銳的多。
對一個小時的掐魚來說,前面摸索魚情的五分鐘時間已經夠長了。
手腳麻利的更換到手里最精細的線組,岳峰隨即開始嘗試新策略。
只見他以自己正前方八分桿窩點為標點,在前后左右總共五個方位分別帶了幾桿紅棗大小的窩子做窩,全部到位之后,耐著性子等待起來。
梅花樁釣法,面對這種魚情非常低迷時候的利器,盡可能的擴大窩點里餌料誘魚的范圍,同時又不做太多的窩子,每個小標點輪流做釣,只要有魚進窩,中魚的機會比守著單一的窩點要強的多。
岳峰改變策略做出調整,相比之下,韓洛楓反應就要差許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思維定式的原因,韓洛楓將沒有魚吃餌的問題更多的歸結于味型,狀態,以及打氧機這個位置,從另外一個方向開始做各種調整。
是不是味型大了導致的不吃餌?還是氣溫高魚都缺氧起浮了不吃餌?或者說打氧機這邊有啥別的影響,拋竿稍微偏離一點試試?韓洛楓各種能想到的調整都嘗試了一遍,但是都沒有任何起色。
見兩個高手都抓了瞎,圍觀的人群們也逐漸喪失耐心聒噪起來。
趙正瞇著眼睛盯著面前兩個人的一舉一動,總感覺哪里不太對勁,但是一時半會又想不通,于是他向教官投去了目光。
“教官,啥情況呀!感覺有點不太對勁!”趙正小聲問道。
“哪里不對勁,說說看?”楊文簡心里明鏡似的,但是這個節骨眼可不能泄密,扭頭看了一眼趙正,將問題原封不動的推了回來。
趙正撓撓頭:“這都開釣十分鐘了,兩個人一條魚沒釣到,難道是塘里的魚都放假了沒上班?不會是氣溫太高,魚缺氧離底了吧?”
說這話的時候趙正心里一點底都沒有,按道理講就算魚缺氧離底,浮漂入水也是會有零星動作的,再不濟還有春天剛繁殖的小魚鬧鉤呢,可是現在啥都沒有,跟將線組鉤餌拋到水缸里差不多。
“我覺得不是這個問題!”不等楊教官回答,旁邊一直觀戰沒說話的管平安搖了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