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是第三個階段了,魚體力耗費大半,會慢慢失去固定水深被線牽著上浮!
這時候千萬記得不要拉的太急讓魚出水見光,一定要確定魚翻肚皮了,才能拉到水面!
否則的話,見了明水,魚會掙扎,前功盡棄!
等魚體力徹底耗盡,維持不住游泳的姿態,翻肚皮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抄了!”
接下來的過程,周子青完美的復制了岳峰在直播間給水友們科普的每個關鍵細節。
一條十三四斤的大青魚,用時21分鐘,成功溜翻,抄魚入戶!
“哇哇哇!周大師太牛叉了!小鉤細線溜大魚,真厲害!”
“我覺得峰哥也厲害,剛才給大家說的注意事項,每個節點都跟周老師的操作完美印證!這說明峰哥也有同樣的實力!”
“哈哈,這話沒毛病!等下半場如果有機會,讓峰哥給大家表演一波!”
岳峰:“到時候再說,大家不要起哄!
小鉤細線搏大魚,看技術,但是更看運氣,如果是第一個節點那里魚翻身掙扎切鉤了也非常正常,換誰都一樣!
現在關注的點不在那里,我感覺魚情有變化了,看看接下來周老師如何針對性的應對!”
魚情感知敏銳程度到了周子青這個地步,接下來做出調整那是肯定的,他換了大物桿重新拋了幾桿嘗試下,沒口,微微皺眉,幾分鐘之后,重新更換了一副新線,再次拋了下去。
2.0#大線,1.2#子線。0.8#新關東魚鉤,不倫不類的一種搭配方案,也沒有掛螺絲跟玉米,而是隨手拉了兩顆腥香拉餌,又拋了下去。
無人機在空中視角,給新換的線組線圈來了個特寫,岳峰看完瞬間也反應過來問題出在了哪里。
換上10+8大物線組的時候,浮漂也一直有上下晃動的小動作,當時大家一直認為是小魚啄餌料出現的動作。
還有一種可能,是大魚吞餌力度太小,想吃吃不進去,不停墨跡給出的魚口。
0.8的子線,拉力確實太有限了,能拿上來至少有五成因素是運氣好,另外五成才是技術過關。
可是換到1.2,強度就要好多了,依然會切線,但是至少控魚的時候容錯率高了不少。
0.8#的新關東魚鉤也不大,大概跟八號袖鉤差不多大,對十來斤的大青魚來說,刺中魚之后存在感極低。
前一秒岳峰跟老周腦海里都在猜測,等下一秒新線組入水之后,又給了一口!
這次的動作幅度依然很小,體現在鏡頭上只有小半目的下頓,但是上一條魚就是這種類似漂相中的正口,這次老周依然沒放過。
桿子再次弓了起來,又是一條大家伙!
同一個釣位,連續中獲兩條大魚,瞬間釣場這邊其他釣手們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