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擬餌落點距離只有不到三米,岳峰選的擬餌要略小一點,所以下沉的時間要稍微慢半拍,但是這點細節岳峰一點都沒當回事兒,任由勞倫斯率先開始抽桿收線。
感受到水下的擬餌到底了,岳峰記住大概的下沉時間,輕輕一挑竿尖,也讓水下的擬餌動了起來。
短暫的懸停,外加小的加速,然后再次懸停,慢慢下降高度,重復之前的過程。
在岳峰的操控下,水下的擬餌姿態活靈活現,像極了一條闖入陌生領域,有點懵懂,又對一切好奇的小魚。
擬餌的姿態肯定沒問題,但是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攻擊吃口動作。
剛才第一條魚在水底給口的表現讓岳峰產生一種魚很好釣的錯覺,其實這只是位置拋的準,外加運氣有點好而已。
換了第二個標點,岳峰猶如神助的表現就沒了,他跟勞倫斯各自換了好幾個標點拋竿,同樣一無所獲。
兩個人對視一眼,非常默契的聳聳肩。
勞倫斯又拋了幾桿,依然沒有收獲,這才說道:“這個位置,水下有一片石灘堆積,也是一處不錯的標點,周圍沒有明顯的參照物,
不過船上的儀器記錄著標點的位置,回頭你做釣的時候,如果隔得近,可以過來碰下運氣!下面咱們換個地方吧!”
岳峰點點頭:“好!”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勞倫斯的船載著岳峰在湖里溜達了大半圈,足足給岳峰說了七個標點。
這些標點有的是有固定的參照物,有的跟第二個標點類似,是水下結構。
其他幾個位置倒是不錯,龔正跟勞倫斯各自釣獲了三條魚,半上午的功夫下來,魚獲尾數為龔正4:3暫時領先,不過龔正有一條魚太小不夠格,實際有效成績為3:3打平。
一圈魚釣下來,魚情比岳峰預期的差很多,這讓岳峰犯起了嘀咕。
按道理不是有的是魚才對嗎?為啥好像不是那回事兒呢!
“勞倫斯閣下,我有個疑惑需要請教您!在我的認知里,這邊湖里的魚密度應該很大才對!咱們換了這么多標點,只釣了這么幾條魚而已,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吖?”岳峰實在忍不住了,好奇的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勞倫斯嘴角翹起笑了笑。
“最近這段時間,鱸魚大獎賽連續有好幾場比賽都在這片水域舉行!
像咱們這種來釣場摸底的參賽隊員也非常多,所以對魚口受到一定的影響!
魚被釣獲上來重新放回水里雖然不至于受到致命傷害,但是肯定對狀態是有一定影響的!”
聽到這,岳峰弄懂了,原來美國佬釣魚,湖里也是回鍋魚呀,
連續的比賽跟試釣,將很多魚都變成了回鍋魚,開口能好才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