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魚的個頭明顯要小一圈,岳峰拿起卡尺在鏡頭前比劃了一下,比最低長度標度要短五公分左右,不符合標準。
測量完,岳峰搖搖頭:“這條魚個頭略小,不符合比賽的最低標準!按照比賽規則的話,是不能入戶的,否則非但不能加分,等上岸清點數目的時候還會扣分!小家伙,算你好運!”
說話的同時,岳峰將這條大嘴鱸丟回到了水里。
岸上比賽工作組,負責盯著船載攝像頭的一個黑人小姐姐發現了岳峰的第二次稱量鏡頭,沖旁邊的同伴說道:“嘿,亞歷克斯!剛才暫時排名第一的那個中國釣手又中魚了,不過運氣不太好,第二條大嘴鱸不符合要求,放生了!”
“什么?這么快?這才比賽開始不到十五分鐘吧!”旁邊的另一個白人男子忍不住感嘆道。
“確實,根據船上的定位分析,現在做釣的位置不是傳統的標點區域,換句話說,他現在在非標點區域做釣,還中了一條目標魚!”
“簡直神奇!你多關注一下他這條船的鏡頭,我感覺今天的比賽要好看了,除了這個叫岳峰的釣手之外,其他人還沒有人中獲目標魚呢!”亞歷克斯說道。
“OK!”
……
盡管這條魚不夠格,可是依然對船長戴維產生了不小的沖擊,只是拋投了幾桿的功夫就又釣獲一條目標魚,老板的年輕朋友果然跟普通釣手不太一樣。
岳峰在放掉這條魚之后并沒有急著更換新的標點,而是再次拋出擬餌,嘗試自己的新猜測。
剛才的魚在中下層吃餌,說不定這個水層還有其他同類存在呢,敲底搜索沒口,不代表中層偏下的位置也沒口。
大嘴鱸可是喜歡從底下往上攻擊的魚種,生理結構決定了它們不喜歡低頭從高處去追底下的目標。
有了這個想法,岳峰做釣的操作思路就進行的相應的調整,不再等待擬餌到底才開始收線,而是心中默數數字,等到大概三秒多一點的位置開始收線,讓處于下沉狀態的擬餌提前開始動起來。
這樣的調整效果很明顯,僅僅第二桿的功夫,岳峰桿頭一沉,再次中魚了!
半水位置中的魚力量比水底要小那么一丟丟,但是還在岳峰的穩定操控范圍內,好多釣手中魚之后迫不及待的想要第一時間將其控制住拉出水面驗明正身,可是岳峰心態卻出奇的好,中魚的前幾個回合釣竿操控極為細膩,根本就不著急忙慌。
等水下的沖擊力卸掉大半,岳峰這才穩穩的將桿子頂起來,然后將魚拉出水面。
又是一條大嘴鱸!
這條大嘴鱸的個頭明顯大了不少,在水面上尚未上船,岳峰就判斷它肯定夠格了!
抄起來用尺子一量,果然,比第一條魚還要長三公分左右。這條魚的重量應該接近兩斤重了。
“兄弟們,剛才收線中魚的靈感讓我調整了下釣法,很顯然,咱們猜對了,又是一條符合要求的大嘴鱸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