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個去,峰哥不是說這個比賽釣到符合要求的目標魚種不是挺難的嗎?這么看起來,好像也不難呀!”
“這才多會兒的功夫,峰哥就釣了三條目標魚了,符合要求的就有兩條!”
“峰哥峰哥,現在咱們兩條有效魚,成績能排在第幾?”
“美國佬整天臭屁的很,峰哥好好表現一波,讓這幫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重新了解下中國釣手,學學怎么釣魚!”
岳峰咧嘴笑笑,隨手將魚放進活魚艙:“目前成績的話,咱們暫時應該是領先的,
開釣之前我了解過大概情況,往常這種類似的比賽,上午八點到下午兩點結束,總共兩天的比賽,成績一般都在十多尾魚就能拿到不錯的名次!
好了兄弟們,不跟大家白扯了,找到了做釣方法,分析明白魚情,咱們趁著早上這段時間氣溫不太高,多釣幾條!”
說完這話,岳峰捏著擬餌檢查了下三本鉤的鉤尖,確認沒有變形跟損壞之后,再次揚起手臂拋了出去。
跟上一桿一模一樣的策略,將沉水鉛筆控制在水的中下層位置,不停的有節奏收線讓擬餌做出各種誘惑性的泳姿吸引大嘴鱸的攻擊。
在這處標點連續拋了十多桿,岳峰基本是將可能存在的水層都搜索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之后,再次通知船長戴維,繼續開船!
在停船的階段,戴維一直密切的關注著岳峰做釣的表現,戴維平常也是個資深的釣魚愛好者,對大嘴鱸情有獨鐘,可是他還是第一次見有人這么玩路亞的。
用的擬餌明顯偏小,桿子偏軟先不說,第二次連中兩條魚的位置明顯水下有結構性的標點,要不然也不會第一桿下去就掛底。
可是沒有儀器支撐,這個標點單靠肉眼是如何發現的呢?戴維記錄下了這個坐標點的位置,但是原理卻想不通。
就在戴維朝著下一處預設標點趕過去的路上,漁船剛開出沒多久,岳峰再次招呼戴維停船。
又發現了一片呈現淡藍色的區域!
這次岳峰變聰明了,直接放棄敲底搜索,第一桿確定大概水深之后,就開始操控著擬餌在水的中層跟中下層區域搜索。
果然,很快再次中魚!
連續短時間中獲三條大嘴鱸已經讓人難以接受了,可是這遠不是岳峰的極限。
新的標點再次釣獲一條大嘴鱸。
不過這次的魚個頭要小許多,岳峰將魚拉回來量了下,搖了搖頭,再次放回水里。
岳峰:“非常遺憾,這條又不夠長度!”
“我勒個去,峰哥又中魚了!這也太快了!”
“個頭不夠?是不是有啥忽略的細節呀?比如說水深位置啥的,對個體大小有影響嗎?”
“難道成年的大嘴鱸這么稀少嗎?釣了四條魚,有兩條不符合標準!達標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直播間水友們的討論讓岳峰腦海里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