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小個體的大嘴鱸都是在偏高的水位釣到的,而兩條偏大個頭的個體,雖然都不是最底下,但是所處位置給口的水深明顯要更加深一些!
還是以國內臺釣的小鯽魚為例子,能夠追到水的中層,甚至水皮的鯽魚,多是個頭小的那一批,個頭越大,也不容易起浮!這種規律如果套在大嘴鱸上,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除此之外,追擊目標的速度,是不是也可以將大嘴鱸的個體大小給自動篩選一波?收線太快,大魚追不上,釣上來小號大嘴鱸的概率自然就提升了。
畢竟同一個品種的魚類,個頭越大,游動速度越慢,這也是客觀規律。
想到這里,岳峰再次對做釣的水深跟收線的速度進行了微調。
兩米半左右的水深,擬餌的位置控制在兩米左右,收線的速度也適當的放緩半拍進行嘗試。
凡事最怕琢磨,進行了針對性的微調之后,很快岳峰再次中魚。
這次水下的力道明顯比之前的小魚大不少,兩個回合之后拉出水面,果然,又是一條大號的大嘴鱸魚。
接二連三的中獲大嘴鱸,讓戴維都有些傻眼了。
船上設備記錄的標點只去了一個,目前以為已經連續中獲五條大嘴鱸了,其中三條滿足比賽要求!上魚的速度堪稱恐怖。
除了船長戴維難以置信之外,負責盯著船上實時錄像的黑人小姐姐也處于巨大的沖擊當中。
“真是難以置信!亞歷克斯,那個中國釣友又中大嘴鱸了,從開始比賽到現在,這已經是第五尾魚,有三條符合比賽標準!”
“什么?五條?其他釣手呢?”亞歷克斯忍不住問道。
“理查,一條!還有戴維斯,一條!其余釣手還沒有符合要求的魚獲!”
“瘋了!這個中國人不會是作弊了吧?他們現在在什么位置,我覺得有必要跟湖里的場控裁判進行溝通,讓他們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亞歷克斯提議道。
“這是個好主意!我這就將坐標發給距離最近的裁判!”
很快,黑人小姐姐就將大概情況通過對講機告知了正在湖面上游弋的比賽裁判員,一條刷著白藍配色的比賽執裁船朝著坐標點趕了過去。
嘗到了甜頭的岳峰并不知道自己連續中魚的行為對其他人的認知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依然在不斷的微調各種做釣的細節,尋找做釣大嘴鱸最佳的方案。
接下來不到五分鐘的功夫里,岳峰在目前的這片標點區域再次拋出了十多桿,再次中獲一條魚!
不過這次就有點運氣不佳了,魚獲被拉出水面之后并不是心心念念的大嘴鱸,而是一條顏色有點鮮艷,個頭比大嘴鱸大不少的怪異魚類。
這條魚背部呈現微微泛黃的褐色,在背部和背鰭有暗綠色彈珠狀斑點,體側較背部的顏色淡,帶有藍色色暈的紅色斑點。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下腹的部位,呈現一抹紅色,看起來讓人眼前一亮。
“臥槽,這是啥品種的魚啊,有沒有吊大的兄弟認識?”
“看體型跟嘴巴,好像是某種鮭魚,咱們國內應該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