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網魚或者抽水逮魚經歷的人都會對魚類有一個特殊的了解,魚在水里游動看起來比較溫順,其實這只是常識下給人造成的假象。
如果一個死水坑水位持續降低,或者說四面網將魚兜在了一小片區域,絕大多數品種的魚都會玩命的逃竄,從水中躍出半米甚至一米都是小意思。
除了這種生死攸關的情況之外,水里的魚如果密度比較大,又受到非常規的聲音或者影像刺激,也有可能躍出水面逃竄。
現在岳峰看到的這一幕,就是這種原理。
岳峰:“看,維克托大叔帶咱們來的標點果然不錯,這條大家伙應該也有小一米了吧?”
“魚都飛出水了,這邊密度肯定不小!”
“樓上+1!”
“這地形,這密度,大膽預測,峰哥今天要暴箱呀!”
岳峰面帶笑意掃了一眼手里的水滴輪,選定距離剛才大魚出水位置比較遠的一個西南方向,手臂帶動手腕協同發力,拋出了第一桿。
擬餌下水,岳峰微微有點意外,媽蛋這片水域的深度要比之前的位置淺的多,按照擬餌敲底的行程時間估算,擬餌落點的周圍區域也就兩三米左右。
第一桿摸底情況結束,岳峰還發現擬餌三本鉤上掛了一點水草。
好家伙,這片區域基本將溶氧,食物,安全,水溫幾個方向都占全了,想不存魚都難。
隨手將三本鉤上的水草拽下來,岳峰故技重施,再次拋出了手里的擬餌。
上一桿有了摸底,這一桿從中層開始搜索可能存在的魚層。
心中默數著到位的數字,到了10之后竿尖微微一挑逗,讓擬餌從垂直下降的動作中脫離出來,表現在水下呈現一個平行的小加速。
就是這個小動作,剛剛結束,龔正還來不及繼續收線呢,就感覺到桿頭一沉,有魚上鉤了!
這一桿的給口力道跟上一條差點夠米級的翹嘴差不多,但是水位比較淺,往上拉的時候阻力就要小了許多。
打中之后龔正非常淡定的微調卸力輪子,穩定住魚的情況之后開始沉穩溜魚。
“兄弟們,找好底之后第一桿就中了!手感不錯,應該是一條大翹嘴!”龔正招呼一聲,從最開始的興奮,變得淡定了不少。
淺水區的翹嘴,可供它逃竄的空間并不大,水下是稍微有點水草啥的,也并不能影響到龔正溜魚,來來回回逃竄個幾回合力氣逐漸耗盡就被岳峰給拉出了水面。
修長的身子,銀白色的魚鱗,一條個頭不小的翹嘴魚石錘了。
看過上一條魚的長度,這條魚龔正有了參照物,微微搖頭有點不滿意的說道:“目測體長,距離一米還是稍微差點!哎!”
聽到龔正這么抱怨,直播間水友們瞬間急眼了,這行為比拿著帝王蟹喂熊也不差啥了,殺傷力不大,但是侮辱性極強。
“呸!聽聽這是人說的話嗎?就算是亞米級的翹嘴,也算夢幻魚種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