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竿走你!
釣組劃過一道弧線,準確的落到了能夠到的遠點極致位置,浮漂翻身迅速下落,很快到達釣目。
前面四節比賽每節都會間歇性培養幾桿的這一小片區域,很快就給出了正面的反饋。
跑鉛漂浮在水面的三目,冷不丁的下陰,徹底拉黑。
提竿刺魚!
咦?怎么回事?提不動!
普通的鯉魚拐子,三斤以下的青年魚,刺中之后力道有限,是很輕松可以做出辨別的,但是水下的這條魚,根本就提不動。
好似鉤子掛的不是魚,而是一大塊沉重無比的石頭。
難道是釣到大家伙了?
這個想法在薛凱的腦海當中一閃而過,下意識的就盡可能放低了身體重心。
原本就是騎摩托打拖釣漂夠遠,胳膊探出的角度已經極難控魚了。
平常訓練培養起來的肌肉記憶在這時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薛凱非常緩慢的發力,慢慢引導著魚從水底游了起來。
感受到桿子慢慢的揚起,薛凱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喘,僵持了十多秒之后,處于提竿拔河狀態的桿子,總算立起來了。
一直空著的左手搭上桿把上端的那一刻,薛凱總算松了口氣。
平常教官跟峰哥教育大家的提竿手法要輕巧,在這條魚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凡刺魚的力道大一點,水里的魚受到驚嚇稍微擺擺尾巴,都只有切鉤跑魚一種結果。
桿子弓起來了,薛凱穩穩的操控著魚,生怕對方搗亂,他也將自己溜魚的技術發揮到了極致,
竿尖位置有任何風吹草動,手里都微調著力道的方向,使得發力的角度,一直跟魚的游動方向垂直,將魚游動產生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時間好似開始變得極慢,薛凱整個人完全沉浸到了溜魚的狀態當中,如何發力,如何應對,腦子里的神經時刻繃的緊緊地,不知不覺汗水已經浸透了防曬服。
一條魚,足足溜了十多分鐘,在距離比賽結束還有最后三分鐘的時候,大魚終于力氣耗盡,翻著肚皮出水了。
在大魚出水的下一秒,岳峰的直播鏡頭就給了個清晰的特寫。
好家伙,體態寬闊粗壯,青中泛白,好一條大號螺螄青!
這條魚比天晟這邊釣的青魚大多了,目測至少15斤打底。
魚溜翻了,薛凱也不急著抄,45的大號抄網頭小心翼翼的對準魚頭的方向,來回比劃了好幾次,這才將魚抄起來。
的虧網兜比較深,如果是黑坑常用的那種淺網兜的話,這么一條魚,根本就抄不下!深網兜抄網頭,大魚還露在外面半截尾巴。
等這條大家伙被抄起拎到岸上,岳峰笑著說道:“這把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