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麻團釣法,王振這家伙拋竿頻率要明顯快不少,被他抽了一會兒較快的節奏之后,已經后半場瀕臨停口的魚情,竟然隱隱有起死回生的跡象。
這下,經驗豐富的周啟剛也迷糊了。
難倒抽頻率聚魚現在還有用?
老釣手對魚情都會有基礎的認知,現在這個階段,搶魚期過了之后魚口變慢屬于正常情況,因為坑里的活躍魚體被干上來了,存魚量越來越低,自然口會越來越慢。
按道理講,現在不適合繼續加大投餌量做釣了,因為窩子明顯過剩的狀態,前面積累的窩子是吃不完的。
再加上用的只是麻團顆粒而已,都是3mm的開口料級別的小顆粒,味型跟狀態幾乎沒有什么差距,這都能行?
抱著懷疑的態度,周啟剛也加快了手里的拋竿頻率,跟著王振的節奏一桿一桿加快了速度。
臺下岳峰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咧嘴笑了起來。
“哈哈哈,小民,看出啥端倪來了沒?”
“啊?什么?您問隔壁對手追頻率的事兒?”王小民問道。
“嗯!這也是一種利用思維慣性給對手埋坑的方法!原理很簡單,信息接受的不對稱!你琢磨琢磨!”
“額,看到王振又開始慢蹦了,隔壁以為增大投餌量能加快誘魚唄?也跟著咱們學了!”
“就是這么回事兒,思維慣性上的陷阱!他以為麻團顆粒都大同小異,可是咱們在顆粒里加了藥,起效果的不是開口料本身,而是中藥酒的作用。
我猜,應該是部分沒什么攝食**的魚也被刺激開口了才會重新慢蹦起來!
這玩意如果用好了,誤導性是極強的,比如現在臺上情況,如果慢悠悠的守釣,說不定周啟剛還能多釣幾條,改成快頻率,大量窩子投下來,存魚吃飽了,魚可就更難釣了!”
“這一招妙啊!迷惑性太強了!而且一旦跟風犯錯就是殺招!”王小民聽完分析之后興奮的直拍大腿!
“記住適合的魚情,回頭如果遇到類似的場景,就可以活學活用牽著對手鼻子走了!”
“嗯嗯,我記住了,印象深刻!”
正如岳峰之前說過的,基本功之類上的差距,是技的層面,就算有差距,也不會太大,畢竟人力有極限!
而戰術上的差距,是道的層面,差著一個維度呢。方向都錯了,造成的后果是南轅北轍。
現在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臺上,悶著頭跟了五分鐘的高頻率拋竿,周啟剛隱約感覺不太對。
之前節奏很慢,魚給口雖然不多,浮漂隔一會兒還能見一兩口,可是現在頻率跟上來了之后,浮漂吃餌動作愣是直接沒有了!
魚釣多了,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直覺的,現在老周就感覺不太好,窩子里太安靜了,隔壁魚口比自己快得多,自己跟了會徹底沒口了。
不對勁,非常不對勁!
這時候,恰好微微一陣風從隔壁吹了過來。
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點淡淡的中藥酒味道,老周皺眉微微思考了下,目光掃過開口料顆粒,瞬間反應過來。
我擦!人家的開口料小顆粒里面,是加了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