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子67.7公斤,正哥然哥對象魚少點王振剛走到跟前,就非常嘚瑟的跟岳峰匯報起了其他四個人的成績。
“行,發揮都不錯!前面的訓練沒白練!”岳峰點點頭,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
一個半小時,一百三四十斤的魚獲,這個水準說明飛磕釣法已經登堂入室了,最重要的是全員成績都非常好,沒人失誤掉鏈子。
“您還沒說你釣了多少呢,我在你對面,看你魚情快得很,釣到最后,差點都直接釣浮了!浮漂根本就不翻身就能打到雙尾!”
“我啊,111.6公斤!釣的不多,也就二百三十來斤吧!”
“臥槽…”聽到岳峰的魚獲重量,前一秒還挺嘚瑟的王振直接語言管理失控口吐芬芳。
王振用手機計算器按了按,得出二百二十多斤的數據來,這差距簡直了。
“行了,都別傻傻呆著了,還有一場呢,趙然,對象魚魚情實際情況如何,給大家聊聊,下一場四個對象魚,我感覺總排名第一,還有點不穩!”岳峰擺擺手,扭頭看向趙然。
前面問話的時候還是比較靠譜的,到了后面,趙然就有點傻眼了。
第一場這么夸張的成績,總重量還不穩?恐怕第二場閉著眼睛隨便釣釣,都穩拿總重量第一名了!這成績,穩如鐵蛋。
趙然強憋著不適回答道:“很常規的快魚對象魚!個體大概一兩多不到二兩的偏多,還有一定量的工程鯽,三四兩到半斤左右,釣了七八條,都是中期抽了幾桿底打中的!小魚比較快,上層工程鯽是搶不到食兒的!
通過綜合魚情分析我感覺,坑里的工程鯽密度應該可以,賽事籌備組這邊很有可能考察的是釣手們小中取大的技術!想要突破成績上線的話,可以在這上面做做文章!”
起初岳峰以為只是常規的小鯽魚魚情,可是聽到趙然這么一說,微微皺眉。
好家伙,實際情況比自己預料的還要復雜一丟丟,竟然摻和了工程鯽。
“你確定有密度?”岳峰追問道。
“不敢百分百確定,但是密度大概率有!我釣的這幾條都是快結束的時候看到窩子外面有泡,在窩子邊外面扎上來的!不過意識到這點的時候有些晚了!如果反應早點,魚獲還能提升不少!”
岳峰點點頭:“行,我聽懂了!這么說工程鯽應該不少!”
“啊?對象魚里面還有大工程鯽?這種魚該咋釣啊峰哥?”聽到這,王振忍不住張口問了起來。
訓練的俱樂部練桿池,工程鯽跟小鯽魚是不在一個塘里的,這種魚情王振有點拿不準。
岳峰道:“簡單,子線短一些,三十對折的就行,浮漂大一些的一腳蹬,調平水,釣高目,搓餌打底!”
“啊?這是什么釣法?”王振聽到這,眼神有些迷茫了。
“是啊峰哥,這是啥釣法?”薛凱腦袋也一陣迷糊。
岳峰:“上次比賽不是用過類似的思路嗎?一樣的穿層釣法!
釣小魚太沒效率了,按照你然哥的說法,一條小魚一兩重,五條才趕得上一條工程鯽!哪怕小魚能打起浮來,重量上也不劃算!
我說的這個釣法,你們自己腦袋里過一遍,想想為啥這么釣?”
見岳峰沒有繼續往下講的意思,王振從漂盒里取出吃鉛最大的那個長身短腳短尾一腳蹬浮漂開始腦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