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之后,場控裁判吹響了比賽的哨音,第二階段的第一場比賽正式開始!
趙正開釣看似很隨意的搓了兩顆剛包鉤的軟黏餌團,手腕一抖,第一桿就拋了出去。
相比之下,名曉東就有些激進了,不清楚下午魚情的前提下,第一桿就是雙鉤大三角散炮做窩。
到了這個段位的比拼,其實任何細節都非常重要,趙正拋竿的時候根本就沒看自己的浮漂,而是一直用余光盯著名曉東的動作。
看到對方第一桿就做窩,趙正抿了抿嘴很隨意的挑逗了一下竿尖,浮漂沒口,節奏非常快的提竿換餌。
左手一搭捏住大線鉛皮,倒手到持桿右手下滑拿住子線,左手指尖捏著搓餌在指肚一搓一掐,瞬間一分為二。很快的上鉤完畢,再次拋竿入水。
這時候可能有人要問了,為啥趙正上來之后不先做窩呢?是不是有什么考量?還是魚情有變化?
還真猜對了!如果現在是第二天的早上,趙正說啥都要線做窩子,但是現在是下午兩點多,氣溫比較高,上午又經過了兩場反復釣放。
趙正不確定魚情如何,選擇搓餌試口是比較穩妥的方案,如果開口魚比較少,帶太多窩子的話,可就被動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除了這個考量,趙正還有更深層次的博弈,他也在賭,賭名曉東外粗里細,同樣注意著趙正這邊的動作。
搓餌適口性更好,肯定比散炮要先上魚,這是毫無懸念的,趙正初步打算是在前幾條魚上做下文章,如果能給名曉東挖坑錯誤的引導,今天這場魚就穩贏了。
盡管趙正不了解名曉東,但是他的第一直覺還是非常敏銳準確的,名曉東也確實在偷摸的觀察趙正的一一舉一動。
前五桿雙方都沒反應,第六桿搓餌入水,趙正這邊的漂相開始有動作了。
浮漂微微的上探然后微微的下拉,幅度大概小半目的樣子。
如果對浮漂了解不夠深的釣手可能以為這是小魚在鬧鉤,可是趙正知道,抽了幾桿的小窩子里,來魚了!
耐心等著浮漂到底,稍微端著竿尖挑逗了幾下,沒有給口,趙正再次提竿,這次搓上了兩顆只有黃豆大小勉強包鉤的小搓餌。
磨磨唧唧吃不進去?試試這顆小的!
經過這么一調整,很快就有了成效,浮漂輕輕上頂一線,然后噗的給了一個清晰的大半目頓口。
提竿刺魚,有了!
第一條就是趙正的目標魚,一條接近一斤重的工程鯽!
看到趙正上魚了,名曉東下意識的觀察了一眼。
這時候趙正耍了個心機,摘鉤掃了一眼鉤子掛在魚嘴的位置之后,很自然轉身抄起剪刀,然后喀嚓一下剪掉子線,又從盒子里重新取出一副換上。
整個換子線的流程,看起來非常的順暢自然,這一幕被名曉東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有了計較。
線粗了出口不好,換細線了?名曉東下意識的做出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