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釣大混養,可是岳峰手下的大混養,給觀戰的人一種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感覺。
外行人看來,其實單純做到這點好似不難,但是只有對大混養魚情理解深刻的,才會知道這表現到底有多恐怖。
這時候有人要問了,大魚跟小魚一起釣,眉毛胡子一把抓,岳峰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說起來道理很簡單,在岳峰的視角,通過十多桿的試釣之后,他已經理順了窩點里不同魚種所處的位置以及吃餌的習性。
感覺高位有小魚接,岳峰就把雙鉤餌料搓的小一些,拋竿下去小魚就吃進去了。
感覺翻身之后的水域有中個體的魚比較鬧,下一桿搓餌適當大一丟丟,到了這個水層果然就給口了。
感覺上面釣了幾條密度有所降低,下一桿就搓兩顆拇指大小的大搓餌功底,正好最底下的青年鯉魚給口,又被輕松搞了上來。
看似碰到啥釣啥,通殺的表現,其實是岳峰對窩點魚情已經徹底掌控,完全摸透才做到的。
臺上岳峰越釣越快開始爆連,起初趙正跟趙然還有王振他們臺下看比賽還嘻嘻哈哈的說笑討論,可是看了一會兒之后,幾個人都不說話了。
十多分鐘之后,薛凱憋不住了,扭頭看向趙正:“正哥,我想知道峰哥是咋做到的!”
薛凱沒具體指問題,但是趙正已經聽懂了他的疑惑。
趙正盯著還在高速上魚的岳峰說道:“之前給你們訓練的時候,一直強調把魚情捋順,有所側重的把魚壓在一個水層釣,
這種策略只是比較好操作而已,其實并不是釣真正的大混養最快效率最高的法子!
那效率最高的釣法是啥樣的呢?喏,就是現在臺上,隊長表現出來的樣子!
不同品種跟重量的魚,所處的水層位置也是有差異的,個頭越大,所處的水層越低,個頭小的魚要么被大魚攆跑,要么在比較高的位置接口搶食散落的餌料殘渣!
當釣手對窩點里魚群的組成部分,水層分布結構有了清晰的認知,就可以針對性的做釣進一步的提升做釣效率!
隊長現在的釣法,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才是效率最極限的狀態!”
“額,原理我懂,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魚也不是咱們自己人,不聽釣手的話呀!”
王振也有些懵逼的撓撓頭,岳峰在臺上的驚艷表現,已經再次打破了他對釣混養的極限認知。
“不聽釣手話,那就是還沒釣透,對魚情沒有認知透徹唄!
雖然我實戰做不到這個程度,但是我知道一點大概的皮毛原理!其實關鍵,都在漂相的不同細節上呢!
比如說你看,上一桿帶了一個小散炮補窩,結果在行程上就給了好幾個小動作,那下一桿,峰哥就搓了一顆中等大小的搓餌,主攻這個水層的鯉魚拐子!
再比如,這一桿釣底抓大個頭的鯉魚,浮漂翻身前后的時候出現細微的停頓送漂,然后才下去,這就說明極高的位置上有一群鯽魚在接餌,但是餌團太大,速度快小魚接不住!
這時候,下一桿隊長就搓兩顆非常小的餌團,不壓水線牽著釣,浮漂不翻身,或者剛翻身就杠肚,釣上來的就是個頭小的鯽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