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釣竿交到了岳峰的手里。
岳峰拿到磯釣竿之后看了幾眼,微微皺眉。
“用的滑漂?”
“嗯,棉線結滑漂!底下結構有點不平,坑坑洼洼的!”小輝據實說道。
棉線結滑漂這種釣法岳峰也知道一點,但是像做釣這種魚情岳峰嫌有點麻煩了,窩子做在近點不往里面夠的時候,完全可以簡單方便一點。
“娃娃,從車上把咱們工具包拿下來!”岳峰招呼一聲,娃娃乖乖去停車的位置,取回了工具包。
岳峰也不說話,三下五除二將棉線結跟定的位置給取下來,直接找了一副適合的太空豆從頭頂上開始改造,很快穿好太空豆,重新開始調漂找底。
別看是用帶輪子的磯釣竿,但是岳峰用的完全是正常臺釣的策略。
穿好豆之后重新調漂,這調漂的位置也值當的說道說道。
岳峰連子線都沒掛,直接無鉤調了個平水的位置,再掛上一副四號的子線,調漂就算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細致的找底!
岳峰的找底跟別人找底也有不同,他在找底之前,前后左右的位置提前挨個試驗了一次。
看到試驗出來的水下地形差異,岳峰微微皺眉。
“咋回事啊?窩子有問題?”文哥看到岳峰表情,好奇的問道。
岳峰笑著搖搖頭一邊繼續擴大了前后的范圍繼續嘗試,一邊說道:“窩點結構太復雜,周圍落差超過二十厘米,我試試看能不能找到相對平坦一點的區域,真要留魚聚魚,還是深淺交接點比較平坦的區域更好!”
還真別說,在簡單的表明了想法之后,岳峰只是往前夠了半米不到的距離,就發現水下地形變得平坦了許多,前后左右的區域這么一找,至少方圓一米多的區域,幾乎是平的。
簡單這么一找底,再結合之前說的往年這個地方是個不錯的釣點,出過好多次大魚,岳峰就知道,肯定是這個叫小輝的小徒弟,做窩的時候沒認真找窩點位置,大概差了半米左右的區域,成功偏離了最適合做釣的窩點位置。
不過防止小輝挨師傅罵,岳峰看透沒說透,只是心中有數之后微微調整了水深的位置,用太空豆調整好之后,就算找底完成了。
“想要釣大個頭的青魚,窩料要打的多一點,這樣,小輝,你幫忙去車上搬一箱我帶來的窩子,咱們再補一點!娃娃,你帶著他過去!”
“奧,好嘞!”小輝應了一聲,屁顛屁顛的跟在娃娃的后面就去搬窩子了。
幾分鐘之后,小輝搬了滿滿的一箱岳峰自家產的老壇玉米過來。
岳峰也不含糊,很隨意的撕了十包二十斤的窩料倒在大號盆子里。隨便河邊取了點土簡單攪拌,就攥成了拳頭大小的窩料炮彈。
“現在就補窩子啊?不用手拋,咱們有打窩船!”文哥招呼一聲,很快從車上搬下一個八十公分長的打窩船來。
這打窩船往地上一放,打開艙門,一次性可以裝至少七八斤的窩料,岳峰不要錢似的往里面懟滿,隨后文哥親自操控遙控器,將窩子帶到了浮漂的標點位置,
一按開倉按鈕,嘩啦一下,大量玉米就這么精準的打進了窩點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