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散炮,就是現場發揮了!膠質畢竟不是魚特別喜歡的東西,沾一點散炮的粉末就可以輕松的解決這個小問題!
這款掛鉤顆粒還是挺好用的!如果旁邊的冷小軍不跟著調整的話,可能在抓口上要吃虧了!”
“抓口上吃虧?我覺得到了他們這種段位,抓口這種基本功,應該不會出問題了吧?”田甜對岳峰的話依然有些小質疑。
岳峰笑笑沒有詳細解釋,說道:“鏡頭拉近一點,看看兩個人做釣浮漂的吃口漂相就知道了!”
很快,兩個人的浮漂漂相就放大到了直播間里。
田甜起初還沒看清啥問題,但是抽了一會兒之后就發現了端倪。
明明是挨著很近的兩個人,目前都是在正常的釣底階段。可是浮漂出來的吃口漂相,有非常大的區別。
先說王小民這邊,基本都是正常的雙鉤到底或者臨近離底的位置給口,微微懸停,很果斷干脆就是噗的一個頓口,
有時候動作幅度略小頓感差,王小民會放口,但是最多也就第二口就提竿了,鉤子掛中的位置多數都是正口12點附近,厚薄適中,幾乎很少跑魚,更是從開釣到現在一直沒有窩點里跑魚炸窩!
再看旁邊的冷小軍,用的是打成軟黏狀態的搓餌,餌團很小,勉強包鉤的程度,就這么小的一顆餌料,裹著散炮拋進釣點當中,浮漂給口異常的黏糊。
臨底緩降過程中微微停頓,然后小的起伏動作,來回幾次之后放口到達底部,浮漂給口依然是來來回回的上下起伏,連續好幾次之后,清晰的頓口都出不來,大概放口至少三四個動作,才能抓到一個相對有力一點的下頓!
這時候提竿刺魚上來,也是正口,偶爾在回魚過程中跑一條兩條的。
看了差不多五分鐘,田甜的眼神就有些迷糊了。
“咋回事呀峰哥?小民用魔術豆顆粒給口很干脆,冷隊長用軟黏,給口明顯墨跡了許多!難道是餌料的味型有問題?”
岳峰笑著搖搖頭:“我覺得主要問題是餌料的狀態!還是那句話,江蘇魚吃軟黏餌不太會吃,
如果水下有鏡頭的話,你會發現,它們攝食這種比正常飼料顆粒粗一些的搓餌餌團的時候,很難一口吞下去,而是試探幾次,把餌料裹的小一些,才能吞下去!
而再看這種升級版的秒沾豆,6mm的直徑,跟投喂飼料是一樣的,正常吃餌難度小,基本認準了一口就干進去了!
都能釣到正口,冷小軍擇口確實也沒毛病,但是比賽要的是效率呀,來回放好幾口的時間累計多了,魚獲是會逐漸受影響的!”
“額,差這么一丟丟,會有這么大的影響?”
“當然,到了關鍵程度,0.6#魚線跟0.6#魚線,給出來的口就完全不一樣!更何況純粹靠手感的日常搓餌上鉤了!如果冷小軍在十分鐘內反應不過來,那這場魚他基本就輸給小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