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窗外怔了許久,陸景明才將自己的注意力收了回來。
還有許多事情在等著他去做。
這段時間以來,在上級的支持下,陸景明聯系了許多同行,一同開始了相關的研究。
陸景明必須要尋找到至少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預示著在人類現有的物理學框架之中,從理論上預示著某一件事情是可行的,如此才能找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具體來說便是,在現有理論框架之中,該如何做才能將木星點燃,將月球引力增大,制造一顆微型黑洞,等等。
在這之中,陸景明無需考慮實際之中能否做到,而只要考慮理論上是否可行就可以。這便是理論物理與實驗物理、應用物理之間的差別。
如果從理論上都找不到這種可能性,那只能意味著現有的物理學理論仍舊不夠完善,或者不夠先進。同時,也就意味著陸景明在這一方向的努力將是完全的白費力氣——沒有理論的指導,就如同在迷霧之中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闖,恰好找到正確方向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了,可以忽略不計。
這一段時間,陸景明所做的便是這件事情。
想要做到這件事情并不容易。這牽涉到物理學理論的許多個分支,而每一個物理學分支都足以耗盡一名優秀科學家的全部心血。哪怕再聰明,陸景明也不可能依靠自己一人之力做到這一點。
他必須聯系到足夠多的同行,借助眾人的智慧,盡可能的考慮到物理學理論之中的每一個細節,由此進行大量的推測和思考,并進行進一步的數據運算和分析,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這件事很難,但陸景明知道自己必須要去做。
將上一次會議的數據和推論整理出來,又將這些數據上傳到超級計算機之中進行分析和測算,陸景明再次發了一會呆。
一陣敲門聲傳來,陸景明說了一聲“進來”之后,一名戴著厚厚眼鏡,臉上有一些痘印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他是陸景明的助手,名叫孫青。
“陸博士,我來提醒你一下,你約的王默教授、司徒院長等十八位專家的視頻會還有二十分鐘就要開始了。”
“我知道了。”
孫青離開,陸景明則再一次開始了等待。
這一次,陸景明上傳的是一個基于超弦理論的物理模型。在這個模型之中,在某些特殊的、極端的情況下,巨型氣態行星基于內部的某些活動,會在核心營造出短暫的可以進行核聚變的環境。再配合后續一系列堪稱復雜、嚴苛的環境要求,核心處的核聚變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將整顆行星點燃。
在這個模型之中,這種核聚變模式是不可持久的,在自發產生一段時間以后,便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漸漸平息。而這,也符合木星被點燃之后不久就自行熄滅的現象。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模型。要驗證其是否正確,是否自洽,必須要通過超級計算機來進行。幸好,在吳清河將軍的支持下,陸景明獲得了近乎無限制的超級計算機算力使用權限,可以及時的驗證自己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