妘載有些生氣,甚至想要一個回手掏直接把高爐變成火炬樹樁,但是還是耐下性子,在門口等到了鳥曹氏。
鳥曹抬頭,他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了這巨大的奇觀建筑,僅僅是主體部分完工并且投入使用而已,這映入眼簾的龐大房屋,依舊讓他感受到一股只屬于力量的沖擊。
高大的煙囪和噴出的云塵,以及沸騰的熱風、隱隱若現在深處的星星之火。
這就像是蒙昧之中,古老人民所迎來的第二個“燧人氏時代”一樣,人族最早使用了火焰走到如今,而現在,火焰的使用方式將更上一層樓。
聽說設備出了問題,鳥曹仔細的思考了一下。
“我用草拌泥、黃粘土及大量的石英砂混合而成所制作的這種耐火磚,耐火的強度可以達到上千度.....(1469℃)”
這種耐火磚的制作方法,在上古時代出現了,鳥曹氏是傳說之中的制磚之祖,在《呂氏春秋》中描述,他在夏朝剛剛開始的時候,制作了磚頭這種東西,從此人們就有了一個新的武器,名曰板磚....
而后世也從此有了另外一個新名詞,譬如“搬磚”。
而如今使用的這種耐火磚,原本應該是在西漢時期出現的,然而因為妘載的需求以及一些技術革新,自然就使得鳥曹氏的制磚水平飛速提升。
有需求就有技術進步啊!
鳥曹氏雖然不懂得化學,但是他的這種制作方法,是在耐火土中摻入了二氧化硅含量相當高的砂石的結果。
“首領,你是把爐子加熱到兩千度以上了吧?”
鳥曹逼問妘載,妘載表示:
“你不要血口噴人!”
“兩千度算個屁,我明明就把它加熱到了一萬度!”
鳥曹(大驚):“一萬.....大可不必!”
一萬度的耐火磚?
我也不是推辭,您真的應該另請高明!
建議直接把鐵礦石放在咕咕的肚子里燒,燒完之后直接順著雞糞拉出來。
妘載的失手讓鳥曹若有所思,一萬度實在是太扯淡了,根本沒有辦法計算這種溫度,自然界中也不會出現這種溫度的自然火焰,爐窯的溫度是可以計量的,所謂“爐火純青”指的就是爐窯溫度達到了一個極高的狀態。
而古人用來觀看火焰溫度的方法,就叫做“火齊”,或者“火候法”,在商代的時候人們冶煉青銅器時就已經學會了這種方法,到了周朝,這些都被補充的更加完全,《荀子·強國》中提到了這種方法,強調要鑄造出精美寶劍,得掌握恰到好處的溫度,即“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
《考工記·栗氏》是這樣說的:“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后可鑄也。”
舉個栗子,青銅冶煉時出現白色煙霧,則溫度大概在907℃,此時鋅開始揮發。
煉丹的時候,觀火是同樣的道理,當然現在不適用于黃帝那幫人了,臉貼TNT怕是要把命都炸沒。
觀火有術,是一個合格的冶煉大匠的基礎技能。
鳥曹氏和妘載重新進入了大煉鐵廠,那些被搞爛的設備冒著星火和煙塵,邊上那些完好的設備還在運作,廣成子和兌都在這里,他們頂著那些高爐中的火焰,靜靜的看著這些燃燒扭曲的力量在不斷的變化色彩與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