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加工過程會很長,產品形態更是有干有稀,有油有湯,包裝堂食用碗筷盤子,外賣只能用一次性的泡沫飯盒配上塑料袋以及筷子。
產品的成本明顯要比西式快餐高出太多。
而除了成本比不過人家西式快餐,就連口味也比不上人家。
這里的比不過,不是指單一的比較,而是指整體的比較,人家西式快餐只要想做到,那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口味都可以做得完全相同。
而傳統的中式快餐太過依賴廚師了,廚師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本店的味道與口碑。
同樣一道中國菜,不同地區的口味可能有差異。即便是同一地區,不同的店鋪口味還是可能有差異。哪怕是同一個店鋪,不同的廚師做出的口味還是可能有差異。
就算是同一個廚師,不同時間做出的口味可能還是有差異。
因此,想要對中餐口味做出一個穩定的標準,實在太困難了。
正是這種種原因疊加,使得中式快餐在面對西式快餐時,一時處于下風,不僅僅在國外輸得一敗涂地,就連在國內都被人家壓得抬不起頭來。
如今,柳氏集團準備進軍快餐行業,與老肯老麥這樣的國際巨頭碰一碰。
今天這個高層會議,主要討論的就是集團公司到底是直接進軍西式快餐來跟別人競爭,還是進軍中式快餐來跟別人競爭呢?
“我個人認為咱們集團公司應該進軍西式快餐,西式快餐的優勢咱們都知道,而以咱們集團公司的實力,一旦進軍西式快餐,絕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國內有名的快餐巨頭之一。
發展個幾年甚至可以跟老肯老麥這樣的國際快餐巨頭掰掰手腕,絕對能給集團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
“我個人認為咱們集團公司應該進軍中式快餐,咱們集團公司就是以中餐起家,各個連鎖子公司都經營得紅紅火火的,生意一個比一個好,咱們沒理由放棄自己的優勢去涉足西式快餐。
雖然西式快餐的優勢確實明顯,但我說句難聽的話,咱們集團公司一旦進軍西式快餐,想要在西式快餐上打敗老肯老麥這種經營了數十年的國際快餐巨頭,那難道不是一般的大,畢竟人家的底蘊實在太深厚了。
網絡上不是流傳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樣的一句話嗎?模仿別人西式快餐,想要擊敗人家,概率實在太低了,了不起就是在國內的市場做到與人家分庭抗禮,而在國外市場反正我是不太看好的。
而中式快餐不一樣,雖然現在的中式快餐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但這也是一塊還沒被開墾的處女地,只要咱們集團公司能夠在中式快餐上打開局面,成為國內赫赫有名的中式快餐巨頭,甚至把老肯老麥給踩在腳下,想想那是什么樣的光景?”
“中式快餐要是能把西式快餐踩到腳下,那確實是意義非凡,但這難度實在太大了,我覺得還是進軍西式快餐比較保險!”
“我倒是支持集團公司進軍中式快餐,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想辦法保證口味統一,就像現在集團公司麾下的那些連鎖子公司一樣,口味不能有太大的差異,否則進軍中式快餐還真不如進軍西式快餐!”
“我認為……”
“我覺得……”
“我支持……”
整個會議室,一個個集團高層都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大家的立場都是為了集團公司好,說法也都各有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