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軍好啊,流軍可以突破任何底線,可以毫無顧忌的去搶掠補充大軍所需。
...
...
舟山,雙嶼港。
第一批從扶桑返回的船隊已經進港。
鄭成功望著從船上卸下的糧食、火器心情極好。
經過這一遭路算是走通了。
若是沒有意外,以后都能通過走商扶桑獲得一定的補給。
要想在舟山立足,明軍還得得到可持續的補給。
除此之外,張煌言建議在四明山附近多建立幾個據點,和四明山形成掎角之勢。
這樣下次如果四明山遇到襲擊,其余幾處可以及時支援不至于損失太過慘重。
雙嶼畢竟在海上,有些時候反應不及。
對此鄭成功是比較支持的。
只是選址就要張煌言來操心了。
肯定不能選余姚這樣的縣城。
這樣的目標太明顯,清軍肯定不會允許,會不惜一切代價攻打。
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即便拿下這些城池也守不住。
只能是四明山這樣的山頭,有險可守且不至于過于明顯。
“大木,這是我遴選的幾處地方,你且來看看。”
張煌言對于浙東十分熟悉,對著輿圖勾勾畫畫已經初步擬定了幾處地方。
“這是雙牛峰,這是臥牛嶺,這是駝峰嶺。”
張煌言侃侃而談道:“都是一等一適合建造山寨的地方。它們離四明山的距離都不算遠,可以相互馳援。”
“兵丁的事情蒼水兄可考慮好了?”
鄭成功對張煌言的選址還是很有信心的,只是這兵丁一事還是需要好好商議。
雙嶼的駐軍勉強算夠,肯定不能再分人去駐扎。
舟山本島倒是有不少兵,但真的要那么老遠調過來嗎?
張煌言仿佛能夠看出鄭成功心中所想,笑著解釋道:“這個大木你不用擔心。有不少百姓都愿意從軍呢。”
鄭成功驚訝道:“是上次從余姚帶回的那幾千人?”
“是也不全是。”
張煌言得意道:“余姚、紹興、湖州、嘉興。這幾處地方我都派人前去游說,不少百姓都愿意加入明軍。”
鄭成功感慨道:“還是你蒼水兄的面子大。若是我去游說怕是人家理都不會理我。”
張煌言有些尷尬道:“大木言重了。我也是厚著臉皮寫了數封親筆信,命人潛入城中四處游說。也有不少拒絕的,不過總歸是沒有白費力氣。”
稍頓了頓,張煌言接道:“我想的是找機會把這些百姓先遷移到島上,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再發給他們基本的兵刃,找機會把他們送上岸,讓他們占住這些山頭。”
鄭成功點頭表示贊同。
他也覺得必須對這些百姓做必要的培訓。
不然即便給了他們兵刃他們怕是也不會戰斗。
面對清軍的圍剿豈不是等于白給?
只是這樣一來一段時間島上糧食的消耗量就會激增。
不過從長遠計這么做是很值得的。
只有像四明山這樣的據點多了,才能對清軍造成十足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民智,讓更多的百姓加入到反清的行列之中來。
“滄水兄盡管放手去做。這件事我必定支持到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