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知道門有幾位圣人?”孔丘笑吟吟的看著他。
“三位”虞七想也不想的道。
“錯了,道門圣人只有一位!圣人的真身與天道相容,道門圣人開創無上大道一氣化三清,那道門的三位圣人,不過是道門真圣人的化身罷了。”
“啊?”虞七一愣。
“道門圣人,開創了道家長河,道門長河與天道相容,隨天道運轉,不朽不滅,道門弟子可以自道門的命運長河中借來圣人的偉力。天道不滅,長河不滅、圣人不死!”孔丘眸子里露出一抹凝重:
“我若想成圣,就必須將自己的此世所有道理融為一爐,開創一新的長河,得天地認可,融于天地。自此,天地為吾身軀,長河為吾神魂,天地五行為吾之五臟。圣道成矣!”孔丘面色感慨。
“這就是圣人?圣人的關鍵便在于開先河?”虞七若有所思。
“此境界不可思議,我只是言語描述其萬一”孔丘道了句。
成圣有多難?
開一脈之先河,便已經難住了天下人。
“儒家修浩然正氣,凝聚出來的便是浩然長河”虞七忽然心中有了一絲絲想法。
“既然開出先河,如何獲得天道認可?”虞七又問了句。
“傳道天下,天下眾生認可,自然會有天道感應。須知天地人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年道門圣人,也是開創一脈,然后傳于天下,得天下眾生認同,道門遍地開花,方才凝聚眾生智慧之火,剎那間升華,凝聚出了大羅長河,執掌天命而成道!”孔丘露出一抹向往。
虞七聞言陷入了沉默、思考,過了一會才道:“現如今儒家大興,先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之道傳遍天下,難道還不能引起天人感應?”
“儒家是儒家,非我門下!在我之前,便有文字!便有儒家起源,儒家之道傳道天下。他們只能算是讀書人,算不得儒家之道!”孔丘摸了摸胡須:“況且,天下百姓皆苦,想要傳道天下,何其之難?云云百姓不能認同,不能識文斷字,這儒家便算不得大興。識文斷字的,都是權貴中人罷了。”
儒家,尚未有道!
道,便是浩然長河。
天下識文斷字著無數,歷代儒家先賢,也布道天下,傳下了文化起源。
孔丘雖然學問高深,受到天下讀書人的敬仰、追捧,但卻依舊在儒家固有的形骸內,無法超脫而出,將天下儒家學問融為一爐,為天下儒家士子尋找到前進之路。
剎那間,虞七心中念頭電轉,他想到了四書五經,此乃儒家之精粹、正統,若能傳給孔丘,只怕孔丘可立即蛻變,凝聚出浩然長河。
儒家終究是受到了道門的影響,修煉的也是道門練氣之法,并未曾有浩然正氣的說法。
縱使是讀出了精氣神,可也依舊按照道門的思路修煉。
天下間識文斷字的,只能稱之為讀書人。而讀書人卻不能稱之為儒家之人。
眼下‘儒’不過是一個概念稱呼,自大商破滅佛、道之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自孔丘而漸有的名號,天下讀書人才有了一家的雛形。
雛形,也只不過是雛形罷了。